-
日期: 2025-07-09 | 来源: 人民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全文如下:
称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曾几何时,招呼人无须刻意措辞,一声“同志”便可,听者坦然、舒泰。后来,经济发展、文化多元,称呼也花样百出,“先生”“小姐”“老板”满天飞,开初尚觉新鲜,久之不免腻味,尤其是“小姐”这一称呼,常给人轻薄之感。如今,“小姐”似乎被“美女”取代,后者也逐渐失掉了赞美之意,变成了泛称。
称呼自有其潮流,随时代而动。
譬如“同志”,在民风淳朴的年头,人们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讲究人人平等,因而“同志”这种一视同仁的称呼也被长久使用,且“同志”也有志同道合之感。再如“师傅”,使用的时间也不短,于我个人而言倍觉亲切。我年轻时在机务段当过3年机车钳工学徒工,满师后又独立干了一年左右车辆修理活计。当时,早我几天入行的师兄师姐,我见了一律都得叫“师傅”。在技术为先的机车维修一线,学艺是头等大事,称呼关乎传道授业的礼仪,自然马虎不得。“师傅”之谓,是对有一技之长劳动者的尊称,也是对德厚者的敬重。几十年之后,虽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已远去,但是这声“师傅”,我沿用至今。我想,只要对方形容不轻慢,精神不委琐,不论老少,皆可尊称一声“师傅”。
而另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呼——“老师”,则有些叫滥了。为人师表者本应必备的德与能不具备,叫与被叫,却一方习以为常,一方心安理得。“老师”和“先生”,作为称谓,我认为还是应该有门槛的,否则难免有言语贿赂之嫌。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称兄道弟者,此遗风或许是为了突出江湖义气吧。
虽然称呼各种各样,但人们心中还是有杆秤。譬如遇事找警察,这时人们一般定要叫一声“同志”,不会唐突称什么“帅哥”“美女”。
由此而知,情急之下,人们的基本共识还在:矫情使人尴尬,虚假令人讨厌,唯有实在、得体才受欢迎。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杂文,议论体制内的称呼问题。
称呼问题并不是一个小问题。有的官员嫌称呼真实职位不够威风,见风使舵者便投其所好,“头儿”“老大”“老板”叫得脆响。旁人冷不丁闻之,还以为是到了哪个公司或者哪个商场呢!叫者或是随口,或是别有用心,被叫者则欣然接受,就像抽烟上瘾,渐渐地就难以戒掉。
其危害性初时不明显,久之则会滋生居高临下的畸形心态,什么“公仆”,什么“为人民服务”,都逐渐忘却,取而代之的,许是刚愎自用,甚或胡作非为。你瞧,称呼中糖衣炮弹的威力,不可不防呀!
有关称呼,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件事。那是我原先插过队的地方,一位在公社工作近十载的干部将调往别处,乡里有位擅长词章的田舍翁,代表乡亲作诗送别。这位干部曾任公社党委秘书,自排官气、平易近人,与群众同甘共苦,且为人公正廉洁,为大伙儿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乡亲们平日只称一声“陈秘书”,朴实、直白。陈秘书离任之日乡亲赋句赠别,足见寻常称呼才包含深厚的情感,称呼越是直白,感情越是亲近。
称呼既关乎交往中的礼仪,也关涉社会风气的诚实或轻浮。
近年来有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也是社会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
我举双手欢迎。称呼中的真情实感,值得追求、颂扬。-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留学生利好消息:加拿大推迟这政策
- 宝莱坞明星大温刚开业生意遭枪击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 下周大温上空将举行免费飞行表演
- 屡获殊荣的越南餐厅在UBC开新店
- 厉害 大温房屋改建成这样市府要拆
- "雷佳音现象"遭抵制!官媒发声,张译被牵连
- 26岁离婚,30岁的我留学英国重启人生
- 本那比这周末免费户外交响乐/歌剧
-
- 震惊!联邦3年要省250亿大裁员要来
- 力邦艺术港 展览活动拍摄场地租赁
- 轰动 大温全新天车要上路民众围观
- 2025新车质量榜出炉 这品牌居首
- 欧盟主席罕见狠批中国 王毅回应:别有用心
- 郭富城追子成功 激动发抖 打破四大天王岳父命
-
- 俄军距扎波罗热仅26公里 泽连斯基急召军会
- "银行来电"损失逾万女子被RBC拒赔
- 无奈 加美两国民众开始不相往来了
- 擦掉记忆 这款药物会让人变"僵尸"
- 打破那扇窗之后中国就有救了吗?
- 《亮剑》为什么王承柱的牺牲,才是对李云龙打击最大的事情?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