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變明尼蘇達:族裔沖突再造美政局
弗洛伊德並非第一位死於結構性族裔沖突問題的美國平民,但特朗普在面對平權運動、各州政府的克制態度以及“疫情失業”誘發的宣泄時的表現,卻是美國現代政治史上所罕見。單方面出動軍隊的決定使總統同時處在與州權以及武裝力量高層發生分裂的邊緣,這對11月大選的風向將構成顯著影響。
文/劉怡

2020年6月7日,數千名手舉標語的示威者聚集在曼哈頓時代廣場,參加紐約市為紀念喬治·弗洛伊德舉行的抗議
當德雷克·沙文(Derek Chauvin)將膝蓋重重壓上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脖頸時,這名44歲的明尼阿波利斯警官並沒有意識到後者將當場死亡,而更多人也將因為他這個輕率的舉動付出沉重代價。
是的,黑白族裔沖突引發的社會動蕩,在美國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周期性浮現。從2014年7月的埃裡克·加納(Eric Garner)命案到同年10月的密蘇裡州弗格森市騷亂(Ferguson Unrest),21世紀初的黑人平權運動雖然不至於像馬丁·路德·金時代那樣隨時升格為全國性對立和肆無忌憚的種族仇殺,但頻率依舊足夠密集。當警方在執法中濫用暴力的風氣和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失業浪潮相結合時,情況就變得更加糟糕了:在2020年的前三個月,美國已經先後發生了佐治亞州黑人阿伯裡遭遇種族主義者謀殺(2月23日)以及路易斯維爾市警員入戶槍殺黑人女護士泰勒(3月13日)兩起悲劇性事件。而46歲的喬治·弗洛伊德,由於在疫情發生後丟失了過去5年一直擔任的餐館保安工作,也便在5月25日這一天不幸淪為一起使用偽鈔案的執法對象。
但這一切竟會發生在明尼蘇達州,發生在素有進步主義聲望的“雙子城”(明尼阿波利斯以及與之毗鄰的聖保羅市的合稱)之一明尼阿波利斯,還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畢竟,正是這座城市在2018年率先取消了種族隔離時代的遺產獨戶住宅規劃制,首開全美18個主要都會區中的先河。總部設在當地的合眾銀行、塔吉特(Target)百貨等知名企業長期向社會福利事業和低收入群體慷慨捐資,甚至被已故慈善家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比喻成《綠野仙蹤》中的“翡翠城”。2018年6月發生本地非裔男子瑟曼·布列文斯在持械出行時被警察不經警告直接槍殺的意外事件之後,民主黨籍市長雅各布·弗雷(Jacob Frey)和市警察局長梅達裡亞·阿雷頓多(Medaria Arradondo)要求所有一線警員立即接受40個小時的危機幹預專項培訓,並在出勤時攜帶用於取證的身體攝像機。擔任過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的前市長雷巴克承認:“我們曾經長期自我感覺良好。”

2015年12月18日,一名騎自行車的芝加哥警察在市中心的四季酒店門前與一名黑人抗議者發生推搡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