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一起失業吧" 美國年輕人掀起
“我相信有成千上萬的人只是受夠了這種生活。他們每天過度工作,感覺自己被低估了。”
“全民一起失業吧!”這是美國社交平台Reddit上“反工作小組”的口號。自今年2月份以來,小組訂閱者已從23.5萬名增加到近100萬名。
這些人自稱“游手好閒的人”,在小組中分享自己“被公司虐待的故事”,一些成員表示厭倦了工作,並對找新工作沒有任何興趣,也有人純粹想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長時間工作,低水平工資,還要受到上級的冷臉和粗魯對待,他們感到自己被嚴重剝削。
“反工作小組”走紅的背後,是數百萬美國人正在奔向“辭職潮”。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2021年9月有440萬人離職,占全國勞動力的3%,刷新了8月份430萬人的記錄。與此同時,失業人數為740萬,而空缺職位達到1040萬。各種與辭職相關的話題的搜索量激增,根據谷歌的數據,過去三個月裡,“如何寫辭職郵件”的搜索量環比增加3500%。
惡劣的工作條件、對疫情的恐懼、對生活的重新思考,這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辭職。
“我相信有成千上萬的人只是受夠了這種生活。他們每天過度工作,感覺自己被低估了。”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講師傑伊·扎戈爾斯基(Jay Zagorsky)說。
這種反擊采取了多種形式,從線上的“表演”到線下的反抗。在Reddit、TikTok等平台上,對抗老板和公司的內容成為熱門趨勢。在線下,一些員工正在組織集體行動,美國工會的支持率達到196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時代周刊》報道,僅在10月的前五天,美國各行各業就發生了10次罷工,其中包括內布拉斯加州、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田納西州的工廠工人,馬裡蘭州的校車司機,科羅拉多州丹佛機場的看門人。“這還不包括近6萬名從事電影和電視制作的工會成員,他們幾乎一致投票同意授予工會主席召集罷工的權力。”
01
年輕人推動的“大洗牌”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如果要辭職,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只有老板和HR,辭職通知、在辭職時的所說所做通常都會留在公司內部。但在這一次辭職潮中,許多人選擇大聲說出自己的不滿。TikTok上,#quit my job的標簽下可以看到各行各業人員積攢已久的吐槽。
這股潮流源於一個前沃爾瑪超市員工的短視頻。2020年10月,在得克薩斯州一家沃爾瑪超市上夜班的女孩莎娜·布萊克威爾 (Shana Blackwell)想要辭職,她沒有選擇悄悄跟老板說,而是拿起商店裡的對講機,向超市裡每個人廣播她要離開這個“有毒的、充滿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地方”。
布萊克威爾辭職時19歲,在超市剛工作了一年。這份工作非常耗體力,她曾經試圖通過正規渠道向沃爾瑪內部監管部門投訴,但沒有任何結果。她想冷靜地跟上級講辭職的事時,根本沒有人有空理她。當時一輛運貨的卡車來晚了,現場一片混亂,經理們對著團隊大聲嚷嚷,“好像這是我們這些員工的錯”。
布萊克威爾那天很生氣,而且這件事情給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從那之後,她腦海裡經常浮現經理對她大喊大叫的場面——“辭職前兩個月他對我大喊大叫,被錄用那天他也是對我大喊大叫,自從我來到這裡就一直是地獄,”她說,“這就是促使我拿起對講機讓所有人聽見我要辭職的原因,我要讓我的聲音傳遍整個商店。”

Tik Tok上#quit my job標簽下的視頻。圖片:expansion
“請注意,所有沃爾瑪購物者、員工和經理,”她高聲引起大家注意,然後開始點名那些“種族主義”、“臭烘烘”、“懶惰”的同事。她說,商店有一部分的員工很“變態”,她希望他們“不要像對我說話那樣對自己女兒說話”。她感謝另一位同事在她需要的時候讓她得到了這份工作,然後以響亮的聲音做出陳詞總結:“去他的經理,去他的公司,去他的工作……我不幹了。”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