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1-28 | 來源: RFA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戰斗機示意圖 路透社圖片
2022年,隨著美國眾議院佩洛西訪台,中方突破海峽中線,持續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威懾,台海局勢進一步動蕩緊張。那麼,2023年,台海局勢有可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我個人有以下的判斷:
首先,從中共方面來說,我不認為2023年他們會增大實質性的加劇台海緊張局勢的大動作。這有幾個原因:一是中國剛從疫情走出來,經濟上可以說是百業凋零,對於中共來說,恢復經濟,應當是他們最迫切需要關注的議題,而台海局勢緊張,更不利於經濟發展;二是台灣2024年大選即將開始,目前的局勢看,民進黨面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的嚴重威脅,此時,如果中共加大對台灣的外交和軍事打壓,只能再次加持民進黨的選情,而對中共來說,保持低調,力保國民黨重返執政,最符合他們的政治利益。因此,總體來看,我認為中共會保持2022年開始的對台灣的軍事動作,繼續從不同領域對台灣社會進行滲透,對民進黨施加壓力,但應當不會在此基礎上有更多更大的動作。
其次,在2023年,我們會看到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力度會明顯加大。尤其是美國共和黨占據主導權的眾議院,會加強對台灣的政策支持。現在,議長麥卡錫已經放出風聲要訪問台灣,我認為這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台美建交作為高度敏感的議題,雖然目前還看不到具體落實的可能性,但這個議題在2023年會更多地在華府被提出討論。而歐盟也會配合美國,加強與台灣的密切合作。這一切的意涵,其實就是不明說的“戰略清晰”化,這對對中共來說,當然會是很大的挑戰。強烈回應,無疑只能推動台灣問題的國際化,而且還會幫助民進黨的選情;不強烈回應,要怎樣繼續打台灣這張牌。這樣的兩難處境,會增加台海局勢的不確定性。
第三,2023年是台灣的大選年,在這一年中,激烈競爭的台灣主要政黨都會致力於提出新的兩岸政策。從民進黨的角度看,未來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最被中共抗拒,被美國擔心的一點,就是他曾經提出的“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主張。但顯然,賴清德一定會對這個主張做務實的重新詮釋,提前破解外界的疑慮,國民黨在這個問題上可操作的空間不大。但作為未來的總統,要如何提出新的兩岸政策,打開兩岸的僵局,讓台灣人民看到和平的可能性,這是賴清德必須面對的艱巨任務,也是國民黨會主打的選舉議題。最近國民黨提出要與中國大陸進行“經濟對話”,已經可以看到他們的新的兩岸政策的苗頭了。選舉推動的政策變化,對未來五到十年的台海局勢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後我們也要看到,不管是中美雙方,還是民進黨和國民黨雙方,看來都不希望看到台海局勢在2023年轉變為劇烈的沖突,但這種可能性也仍舊存在。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中方對台灣步步緊逼的軍事威懾。雖然對中共來說,這很可能只是對台灣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但中國的軍機和軍艦不斷靠近台灣的空防和海防領域,讓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大為增加。考慮到人類歷史上有不少戰爭,都是在各方並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因為未能精准管控沖突而導致擦槍走火,讓戰爭突然提前爆發;這樣的事情會不會在台海局勢中發生,實在是最令人擔憂的最大的不確定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台海局勢升級 美軍10萬噸級航母穿越南海
- 加拿大與澳洲聯合聲明 關注南海台海局勢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 未來坐飛機選座變這樣了!網友:有點狠!
- 智商爆棚 大溫"宅男"華裔小哥火了
- 肖戰新劇被人民網點評,言辭犀利,說進觀眾心坎,讓多少爛劇臉紅
- 為與美國對抗,中國打造了怎樣的戰略堡壘?
- 大地震要醒?BC南邊24小時接連三震
- 白宮確認特朗普6月來加參加G7峰會
-
- 刷屏了!巨大的雙彩虹橫跨大溫哥華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多倫多地鐵殺人案 中國男子被判終身監禁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有的部門已經癱瘓,解放軍中人心惶惶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中國官媒隱去王小洪 日本:他是關鍵角色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