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9-20 | 來源: 狐瞰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20日,12306工作人員回應表示,遇到這個問題可以先向家長反映,讓家長制止其行為。也可告知工作人員,會進行清潔消毒。 相關消息隨後引發討論,有網友直言“家長能不能長點心?”
媒體深度調查:高鐵帶娃之困
超八成受訪者最不能接受“家長忽視 不管教”
不知何時開始,高鐵孩童吵鬧引發紛爭的新聞隔三差五地就來一波。“拍視頻發微博”已是司空見慣的做法,新聞裡的沖突已經升級到“掌摑”、“潑熱水”的地步。
調查:對於孩子在高鐵上吵鬧行為,你認同下列哪些說法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5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於孩子在高鐵吵鬧的行為,78.8%的受訪者認為家長應自覺管束好孩子,盡量不給其他乘客帶來太多幹擾。同時,44.6%的受訪者認為嬰幼兒哭鬧是天性使然,社會應對孩子多一點包容;42.4%的受訪者表示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別對過去的自己那麼苛刻;40.3%的受訪者認為個別“熊孩子”打鬧影響乘客,但不“熊”的孩子不應遭遇冷眼。
65.5%的受訪者認為必要時可友善提醒家長,但要避免言行過激,50.1%的受訪者建議向乘務員求助,請乘務人員出面處理,41.2%的受訪者建議准備好耳機、耳塞等物品,減少被幹擾幾率。
“以前我一個人帶大寶坐高鐵去重慶,他那個時候表達能力有限,不太能說清楚到底想要什麼,就一直哭鬧。周圍的人都看著我們,我心理壓力很大。”四川的二孩媽媽嚴恬恬說。
嚴恬恬感覺,現在的輿論環境對帶幼童出行的家長有點苛刻,“我們都不太敢帶孩子進入公共場合。很多年輕人沒有生育下一代,可能並不能對帶孩子的困難感同身受,我希望社會能夠對孩子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這個年齡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的,你很難要求他能夠完全理解成人社會的規則。”嚴恬恬說,有人會拿著手機一直拍在公共場合哭鬧的孩子,其實對孩子也會造成很大傷害。
超四成認為“踹座椅靠背”對出行體驗影響最大
另據澎湃新聞相關問卷調查顯示,有超四成受訪者表示,諸多孩子吵鬧的行為裡面,“踹座椅靠背”這一行為對自己的出行體驗影響最大”其次是“哭鬧”行為;不過,相比孩子吵鬧行為本身,82.7%的受訪者認為“家長忽視,不進行管教”,讓他們更加難以接受。
00後女孩晉帆有一次從成都坐火車回家鄉武漢,座位後排是一名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一直非常吵鬧,還不停地踢座位。“我先忍了一段時間,後來實在忍不了了,就跟家長溝通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坐高鐵一定要穿長褲"引熱議 12306回應
- 官方數據發布 自由黨碳稅說法徹底"打臉"
- 鄧文迪女兒曬華裔新男友 長相超帥 都從耶魯畢業
- 鄰居狗吠太吵 投訴2年無果 他放出2條…
- 吳秀波絕對想不到,陪他333天的陳昱霖能如此狠心
-
- 大溫獨立屋出租激增 增速超過公寓
- 大地震要醒?BC南邊24小時接連三震
- 驚悚 女子旅行死亡 心臓神秘消失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物價漲 加國人不買這10種日常用品
- 這裡將慶祝加拿大國慶日並放煙花
-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報告呼吁對大溫治理進行重大改革
- 不堪低價沖擊!歐盟擬對中國跨境電商征稅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 馬筱梅發言一句話戳中大S痛點,張蘭樂開花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真要"棄"台?盧比歐:台自衛能力成嚇阻關鍵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