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3 | 來源: 齊魯壹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創作層面,以《我的阿勒泰》為代表的一系列“破圈”之作先後湧現,掀起“因短而美”的創作浪潮,形成一道獨特風景線。所謂短劇集,並非微短劇,而是指20集以內的連續劇、單集時長15到30分鍾的系列劇,以及集數在6集以內的系列單元劇。
相較中長篇劇集,短劇集體量輕、試錯成本低,但受限於播出周期,以往很難在商業上突出重圍,因此一度承擔題材探索和人才練兵的任務。隨著媒介環境變化,劇集商業價值與集數不再直接掛鉤。就算排播周期不長,絕對播放量不高,只要完播率高或集均播放量高,訂閱會員“拉新”能力強,也能實現商業上的良性循環。近幾年,短劇集作品數量逐年遞增,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和趨勢。
2024年,短劇集不僅數量倍增,還通過題材、體裁和風格上的探索,發揮了劇集“輕騎兵”作用。10集的《新生》和15集的《錯位》,攜手證明短劇集駕馭復雜敘事的能力。短劇集蓬勃發展,尊重了依據內容多少“量體裁衣”的藝術規律,也打開了側寫生活的新穎視角。過去一年間,這些題材多樣、風格各異的短劇集,與《西北歲月》《上甘嶺》《南來北往》《凡人歌》《小巷人家》《我是刑警》等精品長劇一起,完成了對雄渾革命歷史、奔湧時代潮流和火熱社會生活的立體刻繪。
就接受層面而言,包括微短劇在內的短內容,對觀眾文娛消費習慣產生深刻影響。《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達到5.76億人,占整體網民的52.4%。微短劇追求極致的敘事效率,追求對情緒本能的呼應,追求降低門檻的常識敘事。這些特點符合當前文娛消費需求,用強刺激挽留了新媒介環境下觀眾碎片化的注意力,助推了觀眾不費文化體力享受“精神按摩”的消費習慣。
由“短”而來的危機感,傳導至劇集供給側。來自微短劇的敘事“語法”,開始在劇集創作中被當作參考標尺。鋪墊、過渡成為奢侈表達,套路、反轉成為兩大“殺手鑭”。為了情節密度,可以只要結果省略過程;為了“爽感”,可以增強情緒削弱邏輯。雖然這樣的做法可能拉低作品藝術性,但客觀來看,微短劇已經從電視劇、網絡劇的競爭對手,變成了劇集產業的一種“處境”,催生了創作上的新動作,放在更長時段考量,可能成為劇集產業“窮則思變”的催化劑。
從產業層面來看,降本增效的新常態,也對劇集創作提出“向短而生”的要求。篇幅冗長、內容空洞、情節拖沓的長劇集,不僅會加速觀眾流失,還會造成行業資源的極大浪費。在符合劇集藝術規律的前提下,擰幹水分、保留精華,不僅是留住觀眾、提高完播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據統計,2024年,在長視頻平台上線的新劇中,20—29集的中篇劇集占比超過50%,成為主流。“上星”劇集雖仍以30—39集居多,但平均集數已經下降至31集。30集以下的電視劇,如《上甘嶺》(24集)、《山花爛漫時》(23集)、《燦爛的風和海》(18集)等,不僅占比突出,也收獲了良好口碑和廣泛熱議。
當然,“向短而生”並不意味著“唯短可生”。在史詩性的鴻篇巨制上,長篇劇集依舊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向短而生”的發展動向,是對國產劇經年累積的“重長輕短”習慣的一種糾偏。在新的媒介格局下,短劇集、中長篇連續劇和微短劇必須平衡發展、優勢互補,才能滿足觀眾不斷更新的觀劇需求。
(作者:卞芸璐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人民日報》(2025年1月4日第8版)-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哪個版本比較貼近原著
- 電視劇《開畫少女漫》開播,沈月王敬軒主演,能成校園劇黑馬嗎?
- 正在熱播電視劇,《藏海傳》排第三,你在追哪部
- 5月24日追劇日歷,7部電視劇更新,港劇《執法者們》今日收官
- 鄰居狗吠太吵 投訴2年無果 他放出2條…
- 巨人網絡史玉柱,一個被兄弟們坑慘的老男人!
-
- 大溫百萬豪宅違規加建 買家要退訂?
- 心疼大S!汪小菲二婚奢華一目了然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王安宇又賭對了!陷入我們的熱戀預告"炸鍋",謀女郎出場質量棒
- 獨占500萬彩獎 加國男子告前女友
- 大溫房屋被縱火 警方尋找三名嫌犯
-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NASA:太陽耀斑爆發可能致全球停電
-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加國慘 財政狀況惡化超其它G7國家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終於!大溫新超級港口建設開始招標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