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1 | 來源: 上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國防部一份機密的備忘錄曝光,當中指出川普政府把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列為軍事優先事項。圖為台灣士兵於2024年8月26日在屏東軍演。(美聯社)
中國解放軍4月1日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強調對台統一的決心與軍事能力。然而,華盛頓郵報報導,雖然美國總統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及其對待烏克蘭的態度,讓台灣擔心川普會放棄對台灣的支持,但一份機密的備忘錄曝光,當中指出川普政府把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列為軍事優先事項,更明言美國將如何抗中保台,讓台灣感到既安心又驚訝。
華盛頓郵報3月31日報導,台灣在半導體制程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以及台灣位在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戰略地位,顯示其重要性。美國雖然承諾會保護台灣,但華府始終在“若北京動武是否會軍事介入”這件事上保持戰略模糊。這種模糊在美國川普重返白宮後更加明顯,因為川普不僅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同時也一再呼吁台灣應該增加國防支出,還多次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他的好朋友,願意進行雙方會晤。此外,川普2月28日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白宮上演世紀大吵後,一度暫停對烏克蘭的軍援,讓台灣相當擔心川普也會放棄對台灣的支持。
不過,由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簽署,並於3月在五角大樓內部廣泛傳閱的一份備忘錄明確指出,呼吁美軍將“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列為首要任務。赫格塞斯在文件中寫道,“中國是美國國防部唯一『步步進逼的威脅』(pacing threat),而阻止中國奪取台灣成為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並守護美國本土,是國防部唯一『步步進逼的情勢』(pacing scenario)。”當中也指出川普的願景,要美軍為了可能與中國爆發的戰爭,做好准備並贏得勝利。
華郵指出,這份備忘錄讓台灣的分析人士既驚訝又安心。台灣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表示,“台灣從沒有看過美國如此明確的聲明。”
台灣軍事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William Chung)表示,“我個人非常驚訝,這份備忘錄讓台灣成為美國全球防務戰略前所未有的焦點。”他補充說,“我們原本擔心的是,川普政府會像對待烏克蘭一樣忽視台灣,甚至與中國達成某種協議。但現在看起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不只把台灣放在首要位置備忘錄更明言美國如何抗中保台
事實上,在川普第一任期和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期間,美國都把中國視為最嚴重的威脅。美國前總統拜登曾多次公開表示,一旦中國攻擊台灣,華府將出手協防,這些說法也挑戰了美國長期以來對台政策中“戰略模糊”的界線。
不過,施俊吉表示,赫格塞斯的備忘錄比拜登更進一步,具體說明了美國介入台海戰爭時,會對北京采取何種行動,以及如何與中國作戰。“川普從沒說過中國一旦動武,美國將做什麼,但這份國防備忘錄講得非常清楚。它把台灣的重要性擺在首要位置,並明確說明應該做什麼。”他表示,備忘錄明確寫出,美軍應增加潛艇、轟炸機、無人艦艇,以及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特種部隊的數量。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提醒,美方對中國立場越強硬,反而可能讓台灣情勢更加惡化。台灣早已面臨來自中國的經濟制裁、假訊息幹擾,以及一系列“灰色地帶”行動。“如果中國解放軍看到美國擺出這種態度,理論上會反過來讓美國知道它不是在對付一塊軟豆腐,而是一塊硬鐵板。”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說,中方可能進一步升高對台軍演規模,或在台海與南海增加軍事存在,“到時候,最終受苦的還是我們。”
台灣對川普投其所好買戰機、買天然氣、台積電在美投資
台灣目前看來正對川普的“交易式外交”投其所好。台灣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於3月28日現身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參加F-16V戰機采購案的儀式,該軍購案總值達80億美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我愛我家》暖心上線,獻給新時代每一個中國家庭!
- 笑懵 視頻瘋傳大溫黑熊推賽博皮卡
- 租客養貓又違約養狗 房東驅逐成功
-
- 淑妃控告溥儀虐待 內容曝光 溥儀崩潰
- 可怕!大溫路怒事件砸窗用槍指司機
- 為啥?BC旅游熱門地短租幾乎都撤了
- 涉嫌刑事指控 大溫這位市議員辭職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任泉深愛另有其人,難怪李冰冰只是朋友
-
- "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中國廠家"電話被打爆"
- 習實錘喪軍權!?吳謙退場 三新軍校"去習"
- 大地震要醒?BC南邊24小時接連三震
- 台灣省回歸後,我看這7位明星必須進入保護名單,他們都非常值得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 新冠再來襲,專家提醒:當前正處於小波峰
- 中國宣布"不參賽"後 韓國棋院更改規則
- 美中新貿易協議 美國獲5大關鍵成果
- 中國兩兄弟搭橡皮艇偷渡台灣成功
- 雨天還開飛車?溫村汽車翻了底朝天
- 新住房部長:房價無需下降供應增加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