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8 | 來源: 紅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令人驚訝的是,在1日量刑聽證會上,已經去世數年的佩爾基竟然“親自”宣讀了被害人影響陳述。據介紹,被害人影響陳述是指被害人就犯罪行為對其身體、經濟和精神上的影響向法院所作的書面或口頭陳述,是非常重要的量刑證據。
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等多家媒體8日報道,佩爾基的家人利用AI技術,通過結合被害人生前的視頻形象以及其家人的陳述內容,形成了一段AI視頻並在法庭上播放,這起案件可能是AI首次被用於被害人影響陳述環節。
對此,法律界有人認為,AI是未來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不過也有不少專業人士擔心,這起案件會開啟先例,帶來一些道德挑戰。
去世近四年
家人用AI讓被害人“重生”
“那天槍殺了我的霍卡西塔斯,我很遺憾我們在那種情況下碰上了。”AI視頻中的佩爾基說,如果是在另一種情況下,我們(指他和霍卡西塔斯)可能成為朋友,“我相信寬恕的力量。”
據報道,利用AI“復活”佩爾基的想法並非來自官方,而是來自佩爾基的家人。據悉,佩爾基的姐姐斯泰西·威爾西和姐夫都在AI領域工作。“佩爾基去世後,我一直在想怎麼准備被害人影響陳述。”威爾西說,為此她一直在記錄自己的感受,“沮喪、哭泣、幸福、憤怒,我都會記下來。”她說,自己就這樣記錄了兩年,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發現,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弟弟的聲音。
威爾西的律師提醒她,要全方位地在視頻裡展現出佩爾基的性格和特點。為此,威爾西收集了除自己以外,曾與佩爾基有交集的48個人的陳述。這些人中,有佩爾基的小學老師、高中同學、與他一起服役過的士兵等。
從技術角度看,“復活”佩爾基的過程並不容易。“沒有哪個工具能直接合成我想要的視頻。”威爾西回憶說,自己搜尋了很多種應用工具,將弟弟生前的圖片、音視頻等與自己寫的腳本相結合,最終形成了這條視頻。
負責此案的亞利桑那州法官托德·朗在法庭上對這條視頻表示肯定:“我喜歡這個AI(視頻)。雖然按常理,被害人家屬應該非常憤怒,但我感受到了寬容之意。”事實上,威爾西也曾深陷“憤怒”與“寬容”的矛盾中。“我個人並不想表達寬容之意,但我的腦海裡響起了他(佩爾基)表示原諒的聲音。”威爾西說,佩爾基一直是個“愛他人”的人,自己知道他的立場是什麼。
對於AI視頻在本案中產生影響的合法性,退休聯邦法官、杜克大學法學院教授保羅·格林解釋稱,這一AI技術是在陪審團不在場的情況下使用的,只用於法官量刑,並不是作為證據被提交,理論上說是可行的。
霍卡西塔斯的辯護律師傑森·拉姆則認為,這則視頻具有煽動性。“誠然,法官有權選擇聽取任何意見,但這則視頻是否存在煽動性?法官又在多大程度上受此影響,繼而決定對我當事人的量刑?”拉姆說,必須要讓上訴法院決定這樣做是不是錯誤的。據悉,霍卡西塔斯本面臨七年到十年半的監禁,拉姆要求法官按最低標准判,但托德·朗最終判處霍卡西塔斯十年半監禁。
模糊的界限
法律界提出質疑
格林介紹稱,事實上亞利桑那州的法院已經開始嘗試使用AI系統,“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考慮對AI的使用,但總體而言,AI技術是大勢所趨。”不過包括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法學教授加裡·馬錢特在內的人則對此表示擔憂。
馬錢特擔心此舉可能開創先例。他說,佩爾基的家人的確做了很多工作,他們也的確是最清楚佩爾基會怎麼表態的人,但無論如何這些都不是佩爾基親口說的,“這畢竟不是真的”。
馬錢特補充說,其中的界限也非常模糊,“你能看到這個人在法庭上‘說話’,但事實上他已經死了。”卡內基梅隆大學商業倫理學教授德裡克·萊本也對此案可能開創的先例感到擔憂。“我並不是質疑威爾西的意圖,但在其他案件中,我們是否也能保證其他人尊重被害者的意願?”萊本質疑道。
近年來,AI在法律界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這也將引發越來越多的法律和倫理問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不是黃金!民調曝美國人長投首選是買房
- 亞裔房東驅逐租客 被判賠償$1.7萬租金
- 影後金雅琴患雙癌離世:獨生女兒4婚4離,她氣...
-
- 加國首次購房者的最佳和最差城市
- 民調:加國75%稱虛假信息影響選舉
- 今天上午7.4級強震可能掀海嘯巨浪
- 女大生在美違規轉彎 被送進拘留所
- 昨晚6千萬的649樂透金球獎有主了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生意戛然而止 廣州外貿服裝廠紛紛停擺
- 趕緊加油!本周大溫油價就要起飛
- 爆四中全會變局: 元老集體逼宮習 他任總書記
- NDP選舉慘敗 今晚要選出臨時黨魁
- 溫市中心將聳立315米高樓 BC最高
-
- 迪拜王子的溫村豪華公寓掛牌到期
- 全加國油價低位徘徊 大溫是個例外
- 美名校貴不可攀 引爆夾心階層危機
- 溫村這豪華公寓售價遠低於12年前
- 澤連斯基突然宣布 習還敢去莫斯科嗎?
- 川普怎麼演,卡尼都穩贏!加美進入"新劇本"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