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2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流行是個輪回,汽車中控台的“復古運動”來得靜悄悄——去年還吹噓“全觸控座艙”的銷售話術,今年已經被改成“保留必要實體鍵更人性化”。
過去幾年裡,中控大屏替代實體按鍵,猶如不可阻擋的科技浪潮席卷整個車圈。廠商熱衷於強調座艙的數字化程度,車載大屏尺寸從12英寸膨脹至17英寸,車內實體鍵和機械儀表能省則省,幾乎消失不見。
而今年的上海車展,智能化依舊是主角,風向卻發生了改變:包括大眾、小米、保時捷等在內的車企紛紛宣布擁抱實體鍵——曾經光滑的中控台上,機械旋鈕又冒了頭。
大眾設計總監安迪亞斯·明特今年3月在接受Autocar采訪時,為車企的轉向正式吹響號角:“實體按鍵將回歸,而且會一直存在下去。”而現代汽車早在去年就承認,將過多功能集成在觸控屏上是一個錯誤的決策。“緊急情況下找不著觸控鍵,車主感到焦慮、煩躁,甚至憤怒。”該公司北美設計副總裁稱。
(圖/《頭文字D》)
其實,回看這幾年愈演愈烈的觸屏化趨勢,雖然車企總是想方設法要給汽車疊滿“科技感”,車主們卻自始至終都不買賬。
車載觸屏的安全性、實用性屢屢被吐槽——大眾ID.系列後視鏡調節,藏在三級菜單裡,平均操作耗時 22 秒;而方向盤觸控板,誤觸率高達 42%,緊急情況下反應延遲 1.5 秒;更有駕駛員在暴雨中因找不到觸控除霧鍵險些釀成事故……
為了營造科技感而做的創新,一直是車主們投訴的重災區。而事實也證明,實體鍵,還遠遠未到退場時。
填鴨式科技感
關於“實體按鍵是否應該被取消”的爭議,似乎從特斯拉進入國內市場後就已存在。
時間倒回2012年夏天,當第一批特斯拉Model S駛下生產線時,所有坐進駕駛艙的人都會愣住——原本布滿實體按鍵的中控台,被一塊17英寸的觸控屏完全取代,就連開個空調,都得在屏幕上劃拉半天。
誰也沒想到,這塊像平板電腦一樣的屏幕,會改寫汽車圈往後十年的游戲規則。
(圖/黑莓攝)
特斯拉把汽車定義為“帶輪子的智能設備”後,“大屏”幾乎成了智能汽車的標配,這個趨勢今天仍在繼續——上個月的上海車展,奔馳給EQS純電轎車裝上56英寸超聯屏,金屬質感的屏幕邊框與漸變呼吸燈交相輝映,將賽博未來感搬進了現實;奧迪最新款A8L則祭出“多屏戰略”,還特地給空調造了一個8.6 英寸的控制屏,試圖用多屏互動提升車內的科技感和操作便利性;小鵬車主充電時掏出手機未必是在找充電樁,也許是准備用中控屏打兩局《王者榮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大溫華人女子幹這事遭舉報+罰款$300!全網怒了
- "鑽石孕肚"閃耀全網!謝婷婷兩次未婚當媽
- 周一檢查周四手術 加國人國外就醫
- 迷倒鄧超,被張譯拋棄,任素汐現在怎樣了
- 張傑媽媽珠光寶氣,父親像幹部,謝娜媽也一身粉
-
- 特朗普突然降關稅 對加國有何啟示
- 太恐怖 活蟹這樣煮美食網紅引眾怒
- 來自同一省 兩人平分6/49彩票獎金
- 機率10萬分之一!美國寵物店驚現罕見"兩頭蛇"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美元貶值才開始!他們對美元的拋售形成巨大壓力
-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蓋茨擬捐幾乎全部身家 斥馬斯克殺最貧窮兒童
- 大溫華裔車禍慘死 嫌犯就這樣沒事了
- 溫市中心將聳立315米高樓 BC最高
- 開著新車街上討錢 加國人不淡定了
-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的是什麼?
-
- 陸媒:短短一天,印巴局勢迎來大轉折 ...
- "疫苗導致的死亡海嘯已經來臨" 中國博主發文
- 朝方領導人不在紅場,普京還是給足了排面....
- 巴方令人震驚消息 :印度6枚導彈襲擊印度本土
- 加拿大的國會要重開 這個黨尷尬了
- 卡尼新內閣即將出爐 看年薪多少?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