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1 | 來源: 老爸講科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8歲的黃楊鈿甜大概沒有想到,讓自己長期霸占熱搜榜的,不是自己飾演的新劇角色,而是曬在社交媒體的一張耳環照片。
近日,演員黃楊鈿甜因高調秀高價奢侈品耳環引發輿論海嘯。據網友爆料,黃楊鈿甜父親為四川雅安公務員,於是輿論迅速將焦點轉向其公職親屬的財產合法性。
雖然目前事件的最終結果並未水落石出,但這場輿論風暴再次印證了社會大眾對權力尋租的天然警惕,也暴露了公眾對於監督無門的集體焦慮。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現代文明國家,官員財產透明制度早已是政治倫理的標配,它如同一台CT機,讓權力階層的經濟脈絡無所遁形。
以新加坡為例,其廉潔神話堪稱一場外科手術式的制度革命。
同樣是華人社會,新加坡的反腐利器靠的既不是“包青天”也不是“海青天”,而是精密設計的財產公示機制——
首先,這個國家的每位公務員在入職時必須申報本人及配偶子女的全部資產,包括房產、股票、海外賬戶甚至古董收藏,申報數據同步錄入中央數據庫,廉政署隨時可調取任意官員十年內的財產變動曲線。
其次,官員在升遷前必須公示財產,接受全民檢舉。2011年,新加坡交通部長因隱瞞妻子名下的一套度假屋,在公示期被民眾舉報,最終引咎辭職。這種制度設計讓新加坡連續十年蟬聯全球清廉指數前五,公務員家庭開二手車住組屋反而成為身份象征。
北歐國家在公務員收入方面的透明同樣值得借鑒。
瑞典早在1766年就立法賦予公民查閱官員納稅記錄的權利,首相的工資單、外交官的購物小票、警察局長的水電費賬單,在市政廳網站隨時可查。這種近乎變態的透明化倒逼出獨特的政治文化:某市長因購買打折西裝未申報差價,被媒體曝光後不得不召開新聞發布會解釋資金來源。
芬蘭更將財產公示與全民稅務系統深度捆綁,稅務局的算法能自動預警官員消費水平與申報收入的偏離值,2019年該系統曾鎖定某廳長女兒留學美國的異常支出,牽出其通過離岸公司洗錢的犯罪網絡。
東亞鄰國的制度演進也具備很高的參考價值。
韓國《公職人員倫理法》要求四級以上公務員必須公示家庭財產,總統候選人的資產清單會印成小冊子供選民對照。在“首爾之春”中奪得政權的全斗煥,其家族曾試圖通過空殼公司轉移資產,但韓國的公示系統顯示其侄子名下的濟州島別墅三年增值400%,於是調查組順藤摸瓜挖出這位韓國前總統的秘密金庫。
2018年,越南通過修改憲法,將擴大申報范圍至副科級幹部,河內某區長申報兩套房產卻被谷歌地圖顯示其實際擁有五處庭院,網民據此制作的對比圖直接導致其被雙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高回報""輕松躺賺"?網絡培訓課收割老人錢袋子
- 這位低調"長公主",憑啥管百億公司"錢袋子"?
- 列治文市府29萬元禮品卡下落不明
- 炸彈威脅 293人航班機場緊急疏散
- 陳奕迅因新冠並發症離世?陳奕迅回應了,爆料博主更多劣跡被扒!
-
- 牛! 加國CPP新財年投資回報為9.3%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別喝了! 軟飲料對我們身體很有害
- 離奇 男子列治文冒充警察還打911
- 汪小菲520發文表白馬筱梅,句句不提大S,又...
- "卷"不動了 中產選擇移居馬來西亞
-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印度國防智庫:中國直接參與了印巴沖突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向習要護照 賀建奎手持美國綠卡公開喊話
-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碳稅取消 加國4月通脹率或至1.6%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休戰"90天 中國對美出口商樂觀不起來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