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4 | 來源: 三立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首先,我們從詩詞中了解到杜鵑鳥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杜鵑鳥在古詩詞中常被賦予哀傷、懷念的情感,如唐代詩人李賀的“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以及李商隱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在這些詩句中,杜鵑鳥不僅是季節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農民們甚至以杜鵑的鳴叫聲來判斷農事時節,可見其影響深遠。
然而,杜鵑鳥的繁殖行為卻顯得有些不那麼光彩。它們是孵卵寄生性生物,這意味著杜鵑鳥不會自己築巢,而是將自己的蛋偷偷放入其他鳥類的巢中,讓寄主鳥幫忙孵化和養育。更令人驚訝的是,杜鵑鳥的幼鳥一旦孵出,會將寄主鳥的蛋或幼鳥推出巢外,以確保所有的資源都屬於自己。這種行為在自然界中並不罕見,但卻讓人對杜鵑鳥的印象大打折扣。
這種“寄生”策略的成功之處在於,杜鵑鳥的蛋通常會模仿寄主鳥蛋的顏色和形狀,以避免被識破。雌性杜鵑鳥甚至會專門選擇特定的鳥類作為寄主,並產下與寄主鳥蛋極為相似的蛋。如此精妙的偽裝術讓寄主鳥難以察覺異常,這也正是杜鵑鳥繁衍後代的獨特生存之道。
因此,被中國人喜愛的杜鵑鳥,在外國人眼中卻是最卑鄙奸詐的鳥;杜鵑鳥的這種行為,對其他鳥類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不過,這種行為在人類看來或許有些殘忍,但對杜鵑鳥來說,這卻是它們繁衍後代的獨特方式。它們的這種行為也是出於生存的本能。畢竟,它們自己不會築巢和孵蛋,如果它們不寄生在別的鳥巢裡,它們的後代就無法存活。這讓我們看到自然界生存法則的殘酷,適者生存是物種延續的關鍵,這很無奈,也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長久以來杜鵑鳥被中國人當做寶貝,歌頌了幾千年。(圖/翻攝自pixabay)
杜鵑鳥不會自己築巢,也不會自己孵蛋,是一種孵卵寄生性生物。(圖/翻攝自pixabay)-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可怕 BC居民掉進了自家的舊化糞池
- 突破!世界最高3D打印建築 長這樣…
-
- "我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 海平面上升 西岸富裕城市或被淹沒
- BC警方進行一周反黑行動 33人被捕
- 《藏海傳》演技評分:肖戰第三,雙神滿分無懸念
- 回流中國,10小時收入碾壓在加拿大40小時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加拿大鵝股價瘋漲 稱關稅影響極小
- 25年來第一次 中國退居全球第三 信號不尋常
- 楊紫《生命樹》高原女警造型在全網火了,侯鴻亮的評價,有人信了
- 凱恩:祝熱刺一切順利,會和妻子找個放松的地方觀看歐聯決賽
- 官方數據發布 自由黨碳稅說法徹底"打臉"
-
- Condo鎖盒密密麻麻!多倫多這種公寓最難賣
- 不放《哪吒》了,放《死神來了》吧!
- 尺度堪比《斯巴達克斯》的6部黃暴美劇,看完後勁太大了
- 大溫公交客流量暴漲 竟超過了大多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印度還在宣傳"大勝",外交官卻被打成"賣國賊"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