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7 | 来源: 魔都留学圈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申请大学时,你以为自己只是想进一个更好的未来。但现实是,哈佛收了不到4%,剩下5万多人被轻描淡写地拒之门外;进了大学,你以为总算能松口气,可连选门心仪的课都要写小作文去“打擂台”——比如耶鲁的一门研讨课,只有24个名额,却有120个人挤破头;连加个社团也要过五关斩六将,UC伯克利一个商业俱乐部,一学期收到1000份申请,最后只收六七个。
所谓“进了名校就好了”的安慰,如今越来越像是一种讽刺。
最近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很火《我们是被拒绝最多的一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今的我们到底在经历什么?
正文内容
前不久,我去了威廉姆斯学院,和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大四学生大卫·威格诺聊了聊。他很聪明,观察力惊人,话题绕到了当代年轻人的处境。他说了一句话,我至今忘不了:“我们是史上被拒绝最多的一代。”
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但细细一想,他说得太对了。
他给我举了个例子——名校录取率的变化。1959年,美国的一半大学申请者只申请一所学校,像是“一门心思跟你过日子”的那种笃定。而现在的学生,动不动就申请二三十所,好像是在拼命撒网,求求哪所别拒绝我。你不能怪他们多疑,因为确实太难了。过去20年里,向67所最具选择性的美国高校递交申请的学生人数翻了三倍,达到将近200万,而这些学校的录取名额却几乎没变。
哈佛2028届新生就有54000人申请,最后只有1950人录取。也就是说,52050人被拒。想象一下,这么多满怀希望的孩子,像潮水一样涌来,最后一排排退回去,只留下不到4%的人站在岸上。
不仅是大学录取,这种“拒绝文化”已经蔓延到了每一个成长节点。比如说暑期实习——那可是进投行、咨询、大厂的“跳板”。高盛每年提供2700个实习岗位,却吸引了31.5万份申请。这就意味着,31.23万人连入场券都没拿到。
我曾经和一位大学生聊过,他说自己申请了40个实习,被拒了39个。他还不算最惨的,有人每年要投150到250份简历,只为了碰碰运气,争取几个“活下去”的机会。
等他们从校园走向社会,等待他们的是更狠的现实。那是一种我戏称为“Indeed地狱第七层”的存在——投简历变得毫无门槛,人人都能一键申请,于是招聘网站上充满了上百万份简历,被无情的算法草草读过、直接淘汰。我听说过有人投了400份工作,全部石沉大海——连一个面试电话都没有。
我们这个社会像搭了一个精密却冷酷的系统,一层层地评估、筛选、再筛选,每一次都让年轻人觉得:“你不够好。”
我实在太想知道,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是种什么体验。于是我打电话给一些还在上大学、或者刚刚毕业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精英学校里的学生——我以为他们可能“安全上岸”了,没想到他们说:才不是,真正的角斗场,是从考进名校之后才开始的。
在大学里,一个学生能不能加入某个俱乐部、修某门课、走上哪条轨道,都关系到他的人脉、前途、甚至自我认同。但这些社团,也竞争得跟进投行一样激烈。2023年,《大西洋月刊》记者Rachel Shin写道:UC Berkeley的Voyager咨询俱乐部,每学期收800到1000份申请,最终只录取六七个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一代超市王"人人乐正式退市 惨淡收场
- 学历最低的脱口秀黑马:别瞧不起我们中专生
- 范志毅"黑脸",彻底揭露五哈节目组,背后真相曝光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马英九已经暗示 国共好日子不会太长了
-
- 加国这政策今起出台 钱包鼓一丢丢
- BC运动员罕见疾病 2小时宣布瘫痪
- 周大福生变 千亿资产还不上12亿利息 接班人出局
- 惊喜!钟嘉欣与姐姐旅行罕公开姐妹合照...
- 一个普通人,为何如此潦草过完一生?
- 女儿黑救护车上死亡,家属称48万赔偿仍未到账
-
- 大温和菲沙河谷的购房者仍很谨慎
- 这部台湾剧黄暴高能!绝对上瘾,从头到尾看得我脸红心跳!
- 49岁马伊琍街头素颜照 细看被她的真实美破防了
- 办公室被炸BC华裔女议员收死亡威胁
- 为何BC最大造船厂没有竞标BC渡轮?
- 刘亦菲缺席输不起?44岁宋佳再拿白玉兰视后,脱掉高跟鞋换人字拖
-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酱园弄·悬案》中的"酱园弄",到底在哪里?
- 温村两座天车站新规划要增1.9万人
- 名人遭殃!歌手入境加国被拒后被捕
- 鹿晗面临天价违约金?关晓彤一个举动曝光真相
- 悲剧!温村经济将因人口下降而放缓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