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10-15 | 来源: 香港01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财政供养人员过少,固然可以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却妨碍政府治理的正常运行。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既会造成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又会增加财政负担,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和结构,一直众说纷纭,可靠的研究并不多见。最近,笔者看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学(季刊)》在今年刊发的一篇论文《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估算与结构分析》。
该论文基于多个来源的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中国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与结构。
根据该论文的介绍,财政供养人员的统计有不同的口径,如果从采取最大口径的广义说法,会包括财政供养编内在职人员、财政供养编外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和自收自支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如果采取最小口径的狭义说法,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财政供养编内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如果采取中间口径的说法,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财政供养编内在职人员、财政供养编外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该论文同时对最小口径、中间口径、最大口径进行测算,将中间口径作为核心估算结果。
据该论文的测算,从绝对数量来看,各个口径的数据都显示,近年来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仍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到2020年间,以中间口径度量的财政供养人员从5212万人增加到6846万人。财政供养的在职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从2004年的5.04%上升到2020年的5.54%,说明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集中在“体制内”。
该论文表示,尽管2013年政府机构改革后,财政供养人员增速有所放缓,但就其“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而言,中国财政供养人员的上升趋势仍未被彻底抑制。
除此之外,根据该论文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结构测算可以发现: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上升很大程度上来自离退休人员的增加,2020年财政供养人员中近四成并非在职人员;2013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编内人员明显缩减,但编外人员不断上升,2004年215万编外在职财政供养人员,到2018年已经膨胀到442万,增幅超过一倍;从纵向上看,财政供养人员庞大的规模主要来自基层区县组织;财政供养人员在空间上出现局部地区编制相对紧缺与少数地区人浮于事并存的错配现象,人口越少的地区的供养率越高,人口较多的地区的财政供养负担反而相对较轻,地级市供养率呈现出明显“西高东低”的不平衡特征,这说明对不同地区的财政供养人员管理不宜采取简单的数量严控政策,而应实施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政策。
应该说,该论文的测算结果符合大众的普遍观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连续数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惊人成绩,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这背后当然有非常多的因素,尤其是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广大中国人的辛勤努力。在众多促成中国发展的因素中,有一个因素不应被忽略,即改革开放以来的体制成本总体而言大幅下降,从而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潮”、“创业潮”流行的时代背景。
但过去一些年,中国的体制成本有重新上升的迹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去市场拼搏,而是在避险求稳心理的驱使下纷纷挤入“体制内”,造成社会开始流行“考公热”、“考编热”的现象。
与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持续增加相伴随的是,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拿着丰厚养老金的“体制内”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既给社保体系、公共财政带来压力,又引发大量的年轻人和“体制外”人员对养老金不公的不满情绪。-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罕见信号出现,大城市"零租金"越来越多
- 梵蒂冈再现不雅事件:游客爬上大教堂祭坛小便(图)
- 担忧!加国机场跑道入侵事件创记录
- 温哥华汇款/外币兑换 汇率最优安全
-
- 中产最体面的"崩溃"方式:去KTV干饭....
- 沃尔玛一周特价 10月9日-10月15日
- 《沉默的荣耀》90%观众没懂,为何吴石在最后一刻放弃替小钱报仇
- 工会罢工 BC省酒类商店撑不下去
- 今晚开播!湖南台军旅大剧来袭,配角阵容不错,又是一个收视爆款
- 西温发生离谱路怒事件 老人遭袭击
-
- 美国惊传大规模枪击 枪手狂射 多人伤亡
- 哈马斯放下屠刀 周一释放全部人质
- 小米SU7失控翻滚起火!路人救援打不开车门....
- 北京下令"一个不留" 香港多名议员引退
- 全球首颗!复旦大学创新存储芯片登上Nature顶刊
- 每周抓1个! 英媒爆狠毒手段、他也自杀了
-
- 难怪川普大怒!北京经济核弹,意在摧毁这产业
- 至少4死12人伤 美密州爆严重枪击案
- 2块9!国内咖啡已经卷到了这份上
- 30分钟赚取2亿美金,"特朗普交易"创下新纪录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美国一件"新武器"遥遥领先,北京深感不安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