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9-09 | 來源: 科普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那為什麼有些人可以 " 只吃不胖 ",有些人卻連 " 喝水都胖 " 呢?今天就為大家揭秘 ~
吃不胖的相關因素
1、基因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組研究發現:一種名為 ALK(間變淋巴瘤激酶)的基因在抵抗體重增加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它能調節大腦,同時還能通過整合和控制能量消耗,來調節新陳代謝。而大多數吃不胖體質的人都會有這種基因。
還有一項研究表明,肥胖與一種簡稱為 FTO 的基因有關,其專門管理人們的食欲。
簡單來說,有這種基因的人從童年開始就會養成 " 吃飽了就一口也不多吃的 " 習慣,也就比較難吃胖了;而缺少此基因的人則會有 " 吃飽了還繼續吃兩口 " 的習慣,就相對更容易胖了。
2、基礎代謝高
通俗來說,基礎代謝就是你坐那兒一動不動時,身體維持正常血液循環、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動所消耗的能量。
人體主要是通過消化食物、基礎代謝、身體活動這三個部分來消耗熱量的。這其中基礎代謝消耗的熱量占到 65% 左右,而身體活動消耗的熱量,只占到整體的 10~30%。
由此可見,與運動相比,基礎代謝才是 " 耗能大戶 ",也就是基礎代謝越高,越不容易長胖。
3、腸胃吸收不好、消化過快
消化好不好,營養吸收是否充分都會影響到機體狀態。
當胃腸功能較弱時,消化吸收系統無法很好的運行,吃進去的食物很可能還沒消化完全就被排泄出來了,人也就不容易胖起來,甚至很瘦削。
而消化系統太過發達,也可能造成機體瘦弱。一般進食後,機體在 1-3 個小時後才開始消化,但如果消化系統太過發達,剛進食完就可能處在消化過程中了,往往有消化快、代謝亢進、消耗過多的特點。因此,即便吃得多也很容易餓,人也不胖。
4、活動量太大
常見於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由於運動量大,機體要消耗比常人更多的熱量,因此,即便看起來吃得比常人多,也不容易發胖。
多吃不胖,也可能是疾病征兆
還有一些人突然出現怎麼吃都不胖,體重還直降的,則要當心疾病來襲:
1、甲亢
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是高於正常的,而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蛋白質、脂肪、糖原的分解。換句話說,甲狀腺激素增多,人體代謝就變快,明明吃得多卻會不斷變瘦。
此類人群還會出現怕熱出汗、心動過速、失眠、焦慮等不適。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缺乏造成體內的糖代謝紊亂,血糖並沒有提供能量給細胞,進而加重了脂肪和蛋白的分解,所以患者經常會產生饑餓感,卻日漸消瘦。
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這 " 三多一少 " 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現,要注意識別。
3、消化系統疾病
如腸易激綜合征、消化不良、慢性腸炎等人群。雖說胃是正常的,甚至可以吃很多,但由於營養在小腸的吸收利用率低,真正進入身體的熱量很少,所以也不容易發胖。
此外,一些惡性腫瘤(如肝癌和胃癌)、結核病、慢性感染也會導致消瘦。所以一旦出現體重下降快還伴有其它不適的,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切勿忽視。
三招教你養成 " 易瘦體質 "
1、科學增肌,提高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的變化跟個人的肌肉含量有很大關系。人體的肌肉含量越多,自身消耗的熱量就越高。
所以想養成易瘦體質,需要多做增肌運動,如推舉、深蹲、平板支撐、俯臥撐等,從而提高自身的基礎代謝。-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人民的名義》為什麼沙瑞金出行都坐大巴?高育良李達康都有專車
- 考古隊打開光緒皇帝陵墓後 為什麼紛紛作嘔?
- BC鄰裡砍樹爆糾紛 法官聽得頭都大
- 48歲高齡產子卻被傳家暴,林志玲過得咋樣?
-
- 中國美妝博主竟是外逃巨貪後代!微博藏驚人秘密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加國男子稱自己會中獎 贏每周一千
- 陳羽凡白百何離婚後,50歲發福認不出,兒子像媽
- 市長的收入超省長!大溫不如合並吧
- 周末大溫超市優惠搶先看 掃貨指南
-
- 哈佛前校長公開炮轟:川普這是送中國大禮
- 很多人當場哭泣 白宮開始第一輪大清洗
- 江門污水管工程坍塌致3死調查報告: 違法轉包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加拿大郵政禁止加班 服務可能延遲
- 蘋果AI崩塌!從願景到高管失誤困局
-
- 朱媛媛的猝然離世,給所有人提了個醒,3個啟示,值得多少人學習
- 追隨女王足跡 查爾斯國王下周訪加
- 中共認為沖繩屬於中國 琉球王室後裔出面狠打臉!
- 班夫公園被印度人占領!露易絲湖冰面被踏碎
- 揭秘新方案 新梅西隧道將如此建造
- 畢業即失業 加國20年來最慘就業季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