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9-06 | 來源: 知識分子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地時間8月28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34歲的博士研究生齊太磊涉嫌在實驗室開槍打死其華裔導師嚴資傑。29日,齊太磊被控犯有一級謀殺罪和校內持有槍支罪,並首次出庭,法官將聽證會時間定於9月18日。
《時代聯盟報》引用嚴資傑的導師 Doug Chrisey 的敘述,Doug Chrisey 稱,在今年7月,嚴資傑向他提及自己的一位學生有精神健康問題,“他希望這位學生能夠盡快畢業,也向相關部門報告了這一情況。”
“研究生院的科學研究很艱苦,由於常面臨實驗失敗和論文被拒,學生們的壓力非常大,”Chrisey 總結。
數據顯示,21世紀以來,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增長迅猛,從2000年的3.9萬到2019年的70.35萬。1978年至2019年,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656.06萬。
2013年,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刊發了一項研究,研究者對耶魯大學130位中國留學生進行調查,發現45%的人報告有抑郁症狀,29%的人報告有焦慮症狀。然而,在受訪者中,27%的人從未聽說過學校的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只有4%的人用過這項服務,但後者也多為漫長的等待、有限的咨詢時間所困擾。
2022年,在Covid-19流行期間,一項面對中國留學生的研究顯示,由於社交隔離、線上教學等原因,64.9%的人群感到焦慮,其中22歲以下留學生的焦慮患病率(68%)高於22歲以上的群體(61%)。
北卡校園槍擊案本身目前還需更多的信息,但該事件延伸出來的另一主題值得關注:當代留學生的現實處境和精神心理狀態是怎樣的?他們需要怎樣的支持?
我們為此拜訪了廖元辛。他在北大畢業之後,赴美國馬裡蘭大學攻讀公共政策專業碩士。2015年畢業後,他走訪美國19個州,30多所高校,訪問了100多位中國留學生,並於2018年出版了《新留學青年》一書,講述了這一代留美學生的真實生活。
“留學生在海外,明顯脫離了親情磁力場,沒有父母的注視,遠離親戚,人際關系也無法與國內相比,”他試圖總結,“好像身處曠野之中。”
他引用了一位紐約心理咨詢師的敘述,“定義自我、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是每個年輕人都要經歷的。但對於留學生來說,連續的自我認知發展過程因為留學而突然被切斷,再到一個學業、生活、社交各方面都處於高壓狀態的環境中重塑,就會造成很多挑戰。”
以下是他的敘述:
身處曠野
留學生出國之後,首先面臨的是環境變化帶來的巨大沖擊。
比如“城與鄉”的巨大差異。在美國,很多學校建在鄉下,雖然叫“大學城”,但城鎮都是圍繞大學發展而來的。但國內,許多大學都集中在大城市裡,留學生離開國內熱鬧的城市生活,來到美國鄉下的大學城,就會面臨許多新的挑戰。
關於“鄉居”生活,不單單是指生活不便利 ——以我自己在馬裡蘭的日常為例, 平時坐校車要經過15分鍾山路;唯一的商業區是散落在一塊停車場四周的幾家快餐店和服裝店,去任何便利店都要開車;周末沒有校車,出門理個發,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更重要的是,包括我在內,很多留學生會感受到一種置身“世”外的疏離。在北京、上海、紐約、波士頓這樣的大都市,不管是奧運會、世博會還是時裝周、馬拉松,個體即使無法真切置身其中,也多多少少會有時代的參與感。但對我來說,“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過去20多年的城市生活被隔斷重新塑造。
很多人也會感到強烈的孤獨感。比如我的一位學姐,在給我的信中,她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孤獨。她是在印第安納大學讀書,剛抵達布盧明頓時(學校所在的小鎮),每天哭著給母親打電話,連續哭了19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佛州大學槍擊案嫌犯:極端觀點與混亂童年塑造人生
- 熱帖:中美博弈新階段,這個"熱帶中國"火了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 溫市要建永久性標志 將花費這麼多
- 為啥?BC旅游熱門地短租幾乎都撤了
- 加國"百萬房主"尷尬 窮到只剩下房
- 大佬組團收購 溫村MEC回到加拿大
- 假山假景假臉,央視《藏海傳》爆火,打臉內娛多少"垃圾"古裝劇
- 耗了8年花3億 梅西隧道連工都沒動
-
- 環游全國 從存款40萬幹到負債70萬
- 當街槍殺兩人!加拿大全國通緝兩青少年
- 這選區自由黨一票領先 將鬧上法庭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拿自己人開刀!蔡奇:堅決整治黨內吃喝風
-
- 這省新推小費法 民眾期望全加實行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撞死1家4口 奔馳華女被控轉移財產
- 美越貿易談判之際 越南豪送川普集團15億美元
- 加國移的民!78歲老頭涉嫌性侵幼女
- 懵 溫村這裡居民想續租交百萬稅款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