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0-28 | 来源: CDT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01
“全面”与“片面”
在这些争论中,常能发现有许多人指责他人的看法是“片面”的、或是未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而其论战手段,也往往是找出对方的论述中所遗漏的、或细节上的不够准确,甚至认为攻其一点,就足以否定全部。
的确,一个例外往往就能动摇整个理论的基础,但问题在于,中国人很多时候反对的并非某个定律式的理论,而不过是一种个人主张。要求对方的立论必须全面、准确,这实际上意味着假定对方必须像神一样全知全能才行,而这当然是无人能做到的。
由此来看,中国人在意的其实是一种整全性的全面评判,这恐怕正是源出传统思想中的一元本体论——简言之,就是相信百家争鸣的所有“道术”,均是从同一个母体衍生出来的。
战国时代诸子各道其所道,“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韩非子·显学》),但“各家之道均是割裂不完整的,但因其本出于一原,故内部又有可以相通之处。只有统合会通这些割裂不完整的道,才能重新恢复原初大道的完整性”(龚鹏程《国学入门》)。
这样,中国人在争论时往往是攻击他人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而只有自己才代表着更完整、公正的看法。
CDT 档案卡
也正因此,中国人特别容易踏进“虚假同感偏差”的陷阱——这是1973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Lee Ross)等人提出的概念,认为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信念、价值、判断的普遍性。在中国社会中,很多人正是无意识中自居为“公”来反对“私”,或自居看法“全面”反对他人“片面”,却很少意识到自己所论的,也只是个人主张而已。
在这种“公”的意识影响下,中国人所说的“客观”评价,其实很多时候也并非是指“不受个人意志、偏见或立场影响”,而是指在立场上“不偏不倚”。
这恐怕是因为,对外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对客观事实达成共识还相对容易,比如“这是一块石头”,毕竟看见的人都难以否认;但中国社会历来感兴趣的却是身处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而这就**很难有撇开主观性存在的事实陈述了**——例如说“他是一个好人”,这究竟是一个客观评价,还是主观认定,有多客观、多主观,可能不同的人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同样的,很多人所说的“就事论事”,其实也不是讨论事实的中立原则。有一次群里激辩,一位勃然大怒:“不肯就事论事,但凡说到西方国家的不好,就一定要拿国内情况来比较一番,不是阴阳怪气是啥?明明是指出他言论中的漏洞,他非要扯出国内如何,这是就事论事的态度吗?”
在此,双方的是非且不论,但显而易见,标榜“就事论事”的人自己也没能做到,因为他开口骂人,而理由却是对方“不肯就事论事”,换言之,在这里,“就事论事”是一种道德要求,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很多人是自视“就事论事”、持论公正不偏颇,而贬斥他人没有正见,这其实是改头换面的威权主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中国空间站被撞 神舟二十乘组出舱成功加防
- 认识这大温新型诈骗的嫌疑人吗?
- 福溪螃蟹节再办 这螃蟹西海岸独有
-
- 72岁濮存昕:帅哥变成"胖大爷",将女婿当儿子
- 淑妃控告溥仪虐待 内容曝光 溥仪崩溃
- 帖子疯传:大温不安全看好你的孩子
- 列治文市府29万元礼品卡下落不明
- 为与美国对抗,中国打造了怎样的战略堡垒?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 加国惨 财政状况恶化超其它G7国家
- 反转了!卡尼称秋季提交联邦预算
- 中国出口稀土需填写最终用户,进一步封堵漏洞
- 德国外长:北京应承担乌克兰战争和平责任
- 温哥华会计事务所 收费低 服务好
- 拿自己人开刀!蔡奇:坚决整治党内吃喝风
-
- 大温议员:BC应加强市政支出的监督
- "我的房子,宁可空着也不租给老人"...
- 突发!加国邮政周五开始撂担子罢工
- 有利买家 加拿大房价正进入调整期
- 与川普通电话竟谈及梅拉尼娅 普京"爆料"
- 俄需要达成怎样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果?普京回应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