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20 | 来源: 环球时报 | 有364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起发生在5年前的案件当时闹得有多大,加拿大表现得有多激动,估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康明凯和迈克尔因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被依法逮捕和起诉,尽管中方掌握确凿证据,也严格按照司法程序进行处理,但加拿大政府几乎失去了理性,一方面坚称这两人是被“冤枉”的,污蔑中国此举是对加扣押华为高管孟晚舟的“报复”,是“不可接受的任意拘押”;另一方面纠集数国外交官向中国联合施压,企图干涉中国司法主权。
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之下,整个美西方舆论都为两人“喊冤”,并对中国倾泻了大量攻击性、抹黑性言论,将此案当成妖魔化中国的一个重点素材,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些声音在美西方社会影响了很多人的对华认知,尤其成为加拿大民众对华态度趋于负面的转折点。现在更多事实表明,如果说这是一起“冤案”,中国才是被冤枉的那一个,这是加拿大和美西方舆论对中国制造的“特大舆论冤案”。
根据《环球邮报》的报道,迈克尔抱怨自己和康明凯被捕是因为后者“坑了”他,他承认曾将自己在中国获得的一些情报分享给了康明凯,而康明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情报传递给了加政府和“五眼联盟”。这些说法印证了中方的指控。如果迈克尔是在中国或者对中国媒体爆料,肯定会被说成是“被逼的”,但这是迈克尔获得自由两年多之后在自己的国家透露出的消息,并由加媒报道。据悉,迈克尔正寻求与加政府达成数百万加元的和解,否则将起诉加政府和康明凯。事情还在发酵之中,容不得加政府回避。
康明凯、迈克尔二人于两年前获释后,在加拿大和美国受到英雄般的接待,加总理特鲁多亲自到机场迎接,后来两人还曾受邀出席美国总统拜登在渥太华的议会讲话和欢迎晚宴。显然,有人想把他们变成抹黑中国的“活标本”,进行最大程度的政治化利用。而二人在这两年里却意外保持了沉默,没有如一些人所愿现身说法“揭批”中国,让这些人感到不解和失望,有人臆测是因为被中国拘押的经历给两人留下的阴影太深了,所以不愿回忆。现在我们才知道,不可言说的“苦衷”原来在这个地方:真相和加拿大讲的那个故事完全是两个版本,两人保持沉默其实是对加拿大政府的维护。
加拿大政府对这起案件的渲染,当时激起了大量加拿大民众对康明凯、迈克尔两人的同情以及对中国的愤怒,那么强烈的情绪却基于加拿大政府的谎言,这才是真正值得加民众愤怒的事。类似荒诞的事情在今天的加拿大频繁发生,成为加拿大畸形对华政治的组成部分。如加拿大对“中国间谍”话题的疯狂炒作,以及之前加拿大对孟晚舟的“任意拘押”,等等。我们发现,加拿大对中国指责最严厉的地方,恰恰是它正在对中国做的事情,所谓“贼喊捉贼”。加拿大应该向被它冤枉的中国郑重道歉,还要向被它欺骗的加拿大民众和国际社会郑重道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薛宝钗"在加拿大不婚不育 60岁仍似少女
- 过去一年加拿大肉类价格显著变化
- 大温这4大城市的租金加拿大最昂贵
- 加拿大的国会要重开 这个党尴尬了
- 惨烈 黄石公园旅游车致命车祸7死
- 精英父母被绑 绑匪竟要上亿赎金 警方查完惊了
-
- 不听劝!游客在黄石公园被野牛顶飞
- 力邦艺术港 展览活动拍摄场地租赁
- 建房人口增两倍?大温这小市人不爽
- 收视第一,全员狠人,我断言:央视这部剧,又要火向全国了
- 加国回收这款检测仪 搞不好出人命
- 烟囱冒白烟 新教皇是他史上第一人
-
- 美国最新证实:美中本周开启谈判
- 拒绝出席 三胖和普大帝闹掰了(图
- 博励治惨 补选恐被塞200名竞争者
- 温哥华会计事务所 收费低 服务好
- 一张中共军委合照 暗藏权斗内幕
- 90%都来自中国 他们哀嚎豁免关税
-
- 中国决定"谈判" 小粉红崩溃:说好抵抗到底呢?
- 美名校贵不可攀 引爆夹心阶层危机
- 各界热评!专家:川普认为卡尼强势 值得尊敬
- 中国深层危机:义和团式对抗无解
- 特斯拉销量崩盘 发布Cybercab无线充电力挽狂澜?
- 川普怎么演,卡尼都稳赢!加美进入"新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