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12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耶魯大學教授羅奇在《金融時報》撰文稱,對香港來說,股市一直是成功的象征,一個小城市擁有世界第4大交易所(根據彭博數據,目前排名第5),並且在 2019 年新股發行方面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不過,現在必須很遺憾地承認,香港已經殞落了。
這座曾被羅奇視為家、活力洋溢的城市,在過去4分之1個世紀裡,淪落成全世界表現最差的主要股市之一。羅奇指出,香港自1997年移交給中國以來,恒生指數僅上漲約5%。同期間,標普 500 指數飆升4倍多,就連中國表現不佳的上證指數也遠超港股。
羅奇分析造成香港殞落的3大因素,首先是林鄭月娥提出備受爭議的《逃犯條例》修例(送中條例),引發大規模民主示威活動。而北京的鎮壓行動及實施港版國安法,剝奪了香港自治權。
2019 年春天,香港民主抗議活動開始時,恒生指數接近3萬點,現在則跌至1萬5750點附近,跌幅高達 45% 以上。
第二個因素是中國。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債務、通縮和人口等結構問題,疊加疫情以及房地產市場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這些利空引發長達三年的熊市,導致中國滬深 300 指數較 2021 年的峰值下跌40% 以上;同期間,恒生指數下跌49%,反映在港上市中國企業以及香港服務業所受到的附帶損害。
第三個原因則是全球發展。自2018年以來,美中競爭愈演愈烈,香港深陷水火之中,而美國“友岸外包”政策,令香港的亞洲盟友必須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導致香港與其最大亞洲貿易伙伴產生隔閡。
羅奇認為,盡管中國經濟因素可能改善,惟勞動力萎縮和令人擔憂的生產力前景帶來的阻力,任何反彈恐怕都是短暫的。而且迄今也沒看到解決美中緊張局勢、扭轉友岸外包趨勢的捷徑。因此,香港並沒有簡單方法擺脫前述三大問題,主要是香港缺乏政治裁量權來制定自己的路線。
羅奇回憶,20 世紀 80 年代末第一次到香港,就被商界活力吸引。那時的香港人既有願景,也有戰略。當時中國處於改革開放初期,香港有機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受益者。如今,一切都結束了。
香港股市低迷不振。(示意圖,歐新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心真大!34歲的霍尊,終究是過不去美人關!
- 特魯多退休福利曝光:養老金近900萬,納稅人埋單
- 民調:大多加人有歸屬感但政府就算了
-
- 鄰居狗吠太吵 投訴2年無果 他放出2條…
- 炸彈威脅 293人航班機場緊急疏散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川普大赦免 只要有錢 找對牽線人 立場正確
- 安省租客搬走後收到房東$1.2萬賬單!網友支招
- 告別朱媛媛:一位好母親、好妻子、好朋友
-
- "休戰"90天 中國對美出口商樂觀不起來
- 有的部門已經癱瘓,解放軍中人心惶惶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 NASA:太陽耀斑爆發可能致全球停電
- 德國外長:北京應承擔烏克蘭戰爭和平責任
- 交27萬元這費用 大溫公寓業主嚇醒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