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誤判,北京如今束手無策
中國出現生育低谷的速度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快,這引發了對中國人口結構崩潰的擔憂。而且,由於40多年前的誤判,如今應對這種生育低谷的形勢可能變得更加復雜。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是1980年開始實施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社會實驗之一,如今發生的快速轉變是當初的決策者所沒有預料到的。
當時,世界各國政府都擔心人口過多會阻礙經濟增長。一位在莫斯科接受過導彈訓練的科學家牽頭推動了中國的這一政策,其依據是將用於計算火箭軌跡的數學模型應用於計算人口增長。 4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老齡化比其他主要經濟體都早得多。少子化和高齡化的轉變有可能阻礙經濟增長。在沒有兄弟姐妹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中,年輕女性越來越不願生育,而且年輕女性的數量也在逐年下降。對於如何改變這一政策塑造的觀念,中國政府束手無策。 根據最近的政府數據,去年中國的出生人口減少了50多萬,加速了2022年開始的人口下降。官員們稱這是因為育齡婦女人數迅速減少(比一年前減少了300多萬),並承認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變化,許多女性推遲結婚和生育。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政府低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人口開始萎縮的時間甚至更早。 上述數據公布後,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in Australia)和上海社會科學院(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研究人員預測,到本世紀末,中國將只有5.25億人口。這低於他們之前預測的5.97億人,比現在的14億人急劇下降。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高級研究員、在墨爾本牽頭進行人口研究工作的彭秀健說:“我們對2022年和2023年的預測已經很低了,但實際情況卻更糟。” 中國的生育率接近每名婦女生育一個孩子,不到保持人口穩定的2.1更替率的一半。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的生育率徘徊在3左右。
當時,中國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的混亂局面,即將開始經濟改革。一群科學家對中國領導人表示,除非開始限制生育,否則一百年後中國將有超過40億張嘴要吃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和其他官員為此憂心不已。 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在1980年初發表了一篇由其中一些科學家撰寫的文章,建議中國尋找應對人口過剩的辦法,“把生育率降到1......每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 那年秋天,中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獨生子女政策。但這些計算忽略了一些關鍵因素。 1985年,成都一塊宣傳獨生子女政策的廣告牌。圖片來源:ETERCHARLESWORTH/LIGHTROCKET/GETTY IMAGES 人口擔憂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