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靠AI致富的,居然是這種人

知識付費曾經被認為是一個風口,但如今,越來越多的知識付費產品在利用別人的“風口”來賺錢,尤其是如今新興的AI,因為普通人不熟悉,更容易成為“割韭菜”的重災區。
這年頭,AI再次震驚人類的速度,已經稱不上令人震驚了。
一周之前,OpenAI官宣正在研發文生視頻模型Sora,其公布的一系列生成視頻展現了極為逼真的細節,讓許多人直呼“視頻行業將被顛覆”。隨之而來的,自然又是打工人對“AI會不會取代自己”的焦慮。
雖然這個問題暫時得不出結論,但焦慮的情緒總會促使人們做點什麼,比如買課。比一年前的ChatGPT更甚,Sora還沒正式開放給公眾訪問,網上就已經冒出了一大堆AI視頻課程。在這其中,早已有人賺得盆滿缽滿。
比如,假如你要問誰是“中美兩大AI巨頭”,6G沖浪的簡中網友會戲謔地回答:奧特曼和李一舟。
山姆·奧特曼,Open AI的創始人,被稱為“AI教父”可謂實至名歸。而李一舟則是在過去幾年裡靠“教人怎麼用AI”獲得300萬粉絲的清華博士,據說同樣被粉絲“譽為”AI教父。
所以,當奧特曼的Sora公布後,李一舟也乘上了流量的東風——但這一次,伴隨的是鋪天蓋地的討伐。

李一舟個人簡介中的頭銜數量,堪比大冰。(圖/抖音截圖)
沒辦法,與“Open AI之父”相比,後者的名頭有幾分真,是要打個問號的。最近,有報道稱李一舟出售的課程中,僅一款標價199元的《每個人的人工智能課》銷售額就高達5000萬元。其主打個人IP和知識付費的《一舟一課》,銷售量還一度沖到抖音創業課程銷售榜首。好奇心驅使之下,網友們開始深挖這位雲霧裡的AI大佬,繼而扒出了他種種“割韭菜”的行為,諸如無人售後、單節課程時長過短、廣告過多,等等。
輿論漩渦之中,2月22日,李一舟賬號突然下架全部AI課程,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課”也被暫停服務。
“中國AI教父”翻車之後,人們終於領悟,風口來臨時,賺錢最快的人或許不是從業者,而是那些賣課的。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