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限商機,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
推薦車行
Signature Mazda
最新新聞
Panasonic全球裁員1萬人 面臨...
駭人!機車騎士行進中"頭顱整顆...
小米SU7質量榜墊底?"米粉"質疑...
中國拒買波音恐遭報復?外媒曝C...
傳奇投資人:股市最糟時期已過 ...
特斯拉銷量崩盤 發布Cybercab...
特斯拉稱堅持純視覺讓人人買得...
怒了:特斯拉或將起訴加拿大政府
$40萬蘭博基尼"側翻"報廢!CHP:...
6死2傷!山東滕州車禍肇事司機...
特斯拉:Model 3和煥新Model Y...
台積電北美技術研討會,全細節...
7歲男孩偷開媽媽SUV拉小妹去麥...
預謀?兒子被美警擊斃 父親隨後...
大溫車禍華裔慘死 嫌犯就這樣...
選擇語言:  
English | 簡體 | 繁體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引發熱議:裸辭後,我花20萬雇機器人替我"打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也是大多機器人租賃商家的常態——機器數量過少,當同時期內接到的單過多,他們就不得不進行同行調配。“現在全國各地每個城市可能有5~10家租賃公司,每家有一兩台(機器人),有10台以上的可能就只有上海等地的一兩家公司。”有做機器人租賃業務的人表示。

不過,隨著機器人租賃市場的玩家不斷增加,行業已經虛火隱現。機器人出租業務的價格和服務也開始逐漸變“卷”,尤其在工作日等“淡季”,價格會相應下調。

“‘五一’期間的價格平均每天在1萬~1.5萬元,之後到6月1日之前的價格比較穩定,大概6千~7千元/天,越早訂價格越便宜。”上述山東租賃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家》。而在機器人租賃業務剛剛興起時,二手平台上的價格多為8000~10000元/天,有的甚至更貴。


中國企業家》以企業租賃方身份從多家租賃商處了解到,他們會給每台機器人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租金也包含了機器人運輸、調試(彩排)、現場保障、技術人員的食宿等費用。

另一方面,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今年初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我個人感覺在今年年底之前,整個AI的人形機器人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

據上述山東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宇樹將縮短機器人的交付時間至40天,一旦目標實現,也就意味著人形機器人的稀缺性將不復存在,租賃市場的新入局玩家也就“賺不到錢了”。他表示,“(產品)一旦量產,(租賃)市場價格立刻會大跌。”

租賃是起點,離應用還很遠供不應求帶來的租賃價格虛高,將會被機器人量產改變,這也是做機器人租賃生意的人擔心的問題。部分人是加價購買的G1機器人,“兩周回本”的神話更是遙不可及。

同樣創立了機器人租賃公司的趙強表示,“去年宇樹的總共產量就6000台,3000台賣給了海外,3000台主要是面向國內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今年這些加價六七萬買的人,有的可能成本還沒收回來。”


2024年4月,趙強成立了公司,一開始是做機器人整合(如算法研發等服務)業務,在2024年下半年陸續下單了28台宇樹機器人。他們是目前市面上擁有機器人最多的公司之一,僅宇樹的G1 Edu-U1(以下簡稱U1,G1進階版,有編程接口可開發),其公司就到貨了12台。

U1在G1的基礎上,有常規問答、舞蹈、動作互動等功能,也可以通過調試算法提供相應的定制化功能,如展現不同的語種方言或定制動作等。因此,其可以適用於商業活動(表演節目、聲音主持、道具表演等)、會展展廳(機器人致歡迎詞、公司介紹、項目產品展示等)、行業角色扮演(模擬銷售人員、酒店接待員、劇本殺DM、公園導覽等專業角色)等場景。

之所以沒有訂購更便宜的G1,是因為在趙強看來,與其卷入“日租8000殺到4000”的價格混戰,不如死磕B端客戶的深層需求。他的團隊曾為某頭部地產商定制銷售機器人,客戶先從他們那租一台,放在售樓處做接待,覺得效果不錯後,就自己去宇樹定了一台,待他們自己的機器人到貨後,再去找趙強公司開發定制。


“很多同行盯著硬件倒手的差價,但真正的利潤在‘千人千面’的功能開發上。”趙強透露,他們的客戶一般是比較大的企業或者事業單位,以及大型活動或展會,對於機器人功能要求比較高。“這些大客戶如果能一直維護好,我們就可以長期合作,做企業要堅持長期主義。”趙強說。

不過,即使各家的機器人可以通過算法開發進行功能調試,但對於當下“租戶”而言,機器人也不過是一個“吸引目光”的噱頭,距離真正落地應用還有很遠。

廣東某制造公司員工德詠表示,其公司產線大部分環節已實現自動化,唯獨上下料仍依賴人工。他們去年年底就訂購了宇樹G1 Edu機器人,試圖實現工廠無人化,但這款機器人經過其工程師調試後,依然無法做到在生產現場自主穩定工作。

德詠直言,當前市面產品多在實驗室跑分、拍視頻炫技,一旦機器人投入24小時運轉的車間,會出現一系列生產問題。

盡管如此,德詠表示,他們今年還要再買三台機器人,但大概率不選宇樹。在他看來,“宇樹現階段不適合工業場景,做科研還不錯。”他最近1個月幾乎考察完了“深圳十三太保”(十三家機器人公司),他的結論是:“若想機器人頂替人類連軸轉8小時,起碼要等端到端大模型突破‘手眼協調’的最後1毫米。”他預估,要實現這個目標,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秒
    Powered by http://www.vancouverren.com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