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无限商机,北美中文网与您共同前进
Car Listing
Signature Mazda
Recent
News
加国各地开电动车一年能省多少...
全网都吵疯了!小鹏的人形机器...
尽早更换 加国今年冬胎又要涨价了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车...
特斯拉在美被诉"存致命风险":...
Model S事故致5人死亡 特斯拉...
BC发生严重车祸 18岁乘客不幸身亡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训练:员工身...
大温边上警车卷入惨烈车祸 两人伤
车烧了人没逝,或许你该谢谢气凝胶
一切都结束了 陈震280万甩卖...
马斯克放话:下一代特斯拉要这样造
超400马力!丰田发布纯电赛道怪兽
特斯拉要取消车钥匙 业内人士...
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Select Interface Language:  
English | 简体 | 繁体
User Zone  
no avatar
Welcome 游客
Login
Register

[特斯拉] 特斯拉在美被诉"存致命风险":打不开车门...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地时间11月3日,有消息称,美国一辆特斯拉汽车去年11月在碰撞后引发火灾,车内人员因无法打开车门而死亡,美国受害者家属已提起诉讼,声称是车辆的设计缺陷导致他们的亲人死亡。

据报道,去年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的一对夫妇的4个子女,于当地时间10月31日对特斯拉提起“过失致人死亡”诉讼,指控特斯拉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其Model S轿车在碰撞起火后电子车门系统失灵,车内5人(包括他们的父母)被困在燃烧的车辆中无法逃生,最终全部遇难。

家属指控:


电子系统失灵,手动逃生操作“不直观”

根据法庭文件,这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11月1日。当时,54岁的杰弗里·鲍尔先生和55岁的米歇尔·鲍尔夫人乘坐一辆Model S。车辆在行驶时突然冲出路面,撞上了一棵树,并迅速起火。车上的5人(包括鲍尔夫妇)均在事故中身亡。

鲍尔夫妇于事故发生第二天去世。附近一位房主曾拨打911报警,称她听到了从鲍尔夫妇车内传来的尖叫声。

上周五(10月31日),鲍尔夫妇的4个孩子向威斯康星州戴恩县的州法院提起了这起诉讼。诉讼文件指出,鲍尔夫妇等人的命运在碰撞时就被“锁死”了,因为Model S在碰撞后发生故障,导致车辆的电子门系统失灵。原告的法律团队写道:“特斯拉的设计选择造成了一个高度可预见的风险:即在事故中幸存的乘客将被困在燃烧的车辆中。”

家属们指控,特斯拉根据早期的火灾案例,本已清楚地知道这种潜在的故障可能会发生,但却“有意识地背离了已知的、可行的安全实践”,未能采取措施阻止悲剧重演。

有报道指出,一旦操作特斯拉车窗和车门的低压电池在碰撞后失灵,乘客必须依靠手动方式打开车门。然而,许多驾驶员和乘客并不知道内部机械解锁装置的位置。


家属们在诉讼文件中强调,像鲍尔夫人这样的后座乘客“尤其脆弱”,因为后座乘客必须掀起地毯,才能找到一个金属拉环来实现逃生,这种操作是“不直观的”。

特斯拉面临多起类似诉讼

美国监管机构展开调查


报道指出,特斯拉还因另一起事故被起诉。去年11月,两名大学生旧金山(专题)郊区的一起特斯拉Cybertruck(赛博皮卡)撞车事故中丧生,据称他们同样因为车门把手的设计问题被锁在燃烧的车辆中。

消费者对特斯拉车门故障的投诉也引起了美国监管机构的注意。自2018年以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收到约150起关于特斯拉车门无法打开或存在其他故障的消费者投诉。NHTSA的缺陷调查办公室已于今年9月宣布,在收到有关车门把手可能失灵的报告后,启动了一项针对174290辆特斯拉汽车可能存在缺陷的初步调查。

10月27日,该监管机构就对某些特斯拉门把手是否存在缺陷的调查给特斯拉去信,提到特斯拉畅销车型Model Y的车主反映低压电池问题导致外把手无法正常使用,有时甚至导致儿童被锁在车内。NHTSA向特斯拉索取有关其正在调查的2021款Model Y的信息和有关“同类车辆”的信息。

该机构要求特斯拉告知其收到的与所指缺陷相关的消费者投诉数量,涉及碰撞、起火、人员伤亡的报告,以及有关车门开启问题相关的诉讼和仲裁程序的信息。根据信函,特斯拉应在12月10日前向该机构提交回复。

在上述诉讼消息传出后,特斯拉华尔街的股价未受明显影响。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_RELATED_NEWS_MORE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Page Generation: 0.0364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
    Powered by http://www.vancouverren.com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