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内卷,正批量制造"失败的姜萍"?
高考、中考接踵而至,各地分数线逐渐公布,张雪峰的直播间里挤满了焦虑的家长和学生,社交媒体上,关于高考的热搜一个又一个。
在巨大的讨论声浪中,有个现实却被忽视:
中考,远比高考更残酷。

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如今的高考升学率,远高于中考。
由于大学扩招,不少省份的大学录取率超过了90%,但普高的升学率却堪堪过50%。
剩下的50%,在世俗的眼光中,前路并不算光明平坦。
人人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实际上,这人生“决定性”的关卡,早已被推前3年了。

“好像青春迷茫了一下,人生就定型了”
在不少人心中,“职高”是和“差生”紧密相连的:
虽然全称是职业高中,本质却是叛逆学生收留所,一旦读了职高,人生似乎就定型了,再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职高”的警告流传在每一个家庭,找上每个考得差、贪玩或者不合爸妈心意的孩子。
一种社会共识随之诞生:
好学生自然能上高中,读职高就是因为学生不努力。
但如果把职高生,称为“班级20名以后的学生”呢?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升入普高的学生比例约在50%至60%之间,在一些竞争激烈、生源庞大的地方,普职升学率五五开并不罕见,部分地区公办高中的录取率甚至低至37%。
剩下的同学,如果想要继续读书,只有三个选择:
出国,进民办、私立,读职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