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被同学多次刷厕所拖把,不是霸凌?
孙晨认为这是一场恶意霸凌,她逐级往上申诉,听到最多的话是“这只是孩子间的玩笑”。学生、家长和学校拉锯数月,这一事件最终没有被认定为校园欺凌。
近十年来,校园欺凌治理行动不断开展,但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2025年3月,四川省德阳市推出一项中考招生新政——将校园欺凌纳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被认定者无缘省级示范高中。
这项新政甫一出台便引发热议,以升学“高压线”倒逼各方责任主体,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图/AI
不能考取省级示范高中
2025年3月,四川省德阳市广汉中学钟声学校的新学期家长会上,一项和升学挂钩的中考政策被自上而下逐级传达。班主任向每一位家长强调:今年开始,校园欺凌影响升学,一旦认定,孩子就不能考取省级示范高中。
开完家长会,张静跟儿子说:“你不能像以前那样‘闹’别人了。”新政传到初三学生赵怡涵耳朵里时,已经演变成“霸凌别人就不能考高中”了。中考在即,一切有关升学的风吹草动都会激起涟漪,那几天,她发现班上最“皮”的同学都收敛了,“不再动手动脚了”。赵怡涵私下和同学讨论过,大家都不想成为新政下的“出头鸟”。
根据德阳市教育局3月5日公布的新政策,被认定“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只能获评C或D等级,不能被录取至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德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刘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省级示范高中和非省级示范高中的升学率差了近乎一半,“90%左右和不到50%的区别”。他还表示,如果因极其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被认定为D等级,考生只能填报中等职业学校。
政策突然加码,德阳市的学生和家长都很好奇今年为什么这样干。德阳市教育局安全科科长王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公开报道的校园欺凌恶性事件增多,大众关注度也大幅上升,新政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新政也并非横空出世,王亮表示,此前校园欺凌也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德育行为的考核内容,只是没有像今年这样单独强调、细化落实。
上级文件的指示也是新政今年施行的推动因素之一。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联合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一份关于校园欺凌的内部规范文本,包括校园欺凌如何界定、认定实施、有异议如何申诉、如何干预、如何惩戒等内容。王亮介绍,该文件对校园欺凌的处置原则与《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保持基本一致,“这份内部文件是省内处置校园欺凌的范本”。
新政下达几周后,赵怡涵观察到,班上最“皮”的同学又恢复了原状,“可能他觉得本来也考不上重点高中吧”。不过,王亮提到,新政不只影响升学,评定会长期跟随在学生的档案中,对就业、参军政审也会产生影响。
德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的出台向全社会释放了一个信号,“这就像一把剑悬在头上,让大家知道(这个事)不能做,而不是为了找到多少校园欺凌行为”。
实施一年,无一例认定
校园欺凌与升学挂钩,德阳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成都市先行一年,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样本。”刘钧说。
2024年3月,成都市发布高中招生新规,考生初中在校期间存在校园欺凌等负面清单行为的,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并在录取中最后投档。指标到校生是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公开择优推荐学生入学的一种途径。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