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生父母经验] 非狼爸非虎妈:高才生父母育儿经1
子女教育历来是人父母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尽管对于孩子“成才”的具体定义或期望,不同的父母有着不同的观点,不过,对于孩子体魄健全、有进取心、乐观向上的期待,在这一点上,相信所有父母都有着共识。从今天起,我们将特别编选加西网网友“屠龙剑“撰写的系列文章,听听这位华人移民父亲娓娓讲述自己的育儿经。“屠龙剑”的原创文章,详细讲述了儿子从婴儿时期到毕业于美国名校博士的成长史,也细致分享了为人父母者,如何将对孩子的期望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点滴关爱和耐心引导的亲子体验,读来令人颇受启迪。
此外,文中还谈到,家长不迷信排名,不盲目追求名校,注重引导孩子培养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不断主动接受挑战的进取心,给予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空间,相信也会令读者大有共鸣。
论坛原贴在此,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和互动。
不当狼爸,更不做虎妈,就这样将孩子培养成双料高才生
文/加西网友“屠龙剑”
1
教育子女成才,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永远最关心和摆在首位的主题。能栽培出一位身材高大和学业成绩出类拔萃,加上品行兼优的孩子,更是大多数华人家长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中国国内, 有一位父亲,以棍棒下面出才子的方法,将三位儿子管育长大,并统统送进了清华学府。在美国,有一位当耶鲁大学法学教授的妈妈,对两位女儿的严厉的教管,谱写了一曲虎妈战
歌。他(她)们是被媒体称之为狼爸和虎妈的典型代表人物。他们的用心良苦,就是要培养出自己最优秀的下一代。
而在今年美国职业篮球赛NBA中突然喷发而获得无比荣耀的华人球星林书豪,还有着世界一流哈佛大学的文凭,成为许多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未来期望目标。因为他是华人心目中最典型的双料高材生。
来到了加拿大,特别是在温哥华这样的环境下,能够不使用狼爸和虎妈的方式,栽培出即有西方人种那样高大挺拔的身材,又有东方人种的传统美德,还有阳光和进取、聪颖和慧智的华裔孩子吗?
能,一定能!从我们自己多年养儿、育儿和栽培孩子的体会已得到了印证。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当孩子从离开娘的肚子来到了这个世界的那一刻,除了当了父母的喜悦外,可曾有过对新生儿的寄予的期待?
孩子的出生,给初为人父母的我们无比的喜悦,同时也意味着父母正式踏上了抚养、教育孩子的征程。
我们对孩子有五个期望:
第一个期望:身体健康,心理健全,身高最好能有186公分;
第二个期望:能很好的完成中学和大学的学习,为进一步深造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三个期望:能到美国深造,并在二十八岁左右获得PHD学位;
第四个期望:学业完成后,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或有自己的事业;
第五个期望:能找到一位好太太,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最好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
期待是对未来的向望。而期待的东西能否在未来化为现实就取决于许许多多的因素和机遇。
2
育人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从孩子来到了父母身边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有了新的责任感。而对孩子未来所期待的东西就自觉地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为实现第一个对孩子的期待,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和采用的方式。
众所周知,下一代的身高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遗传,营养,体育锻炼,阳光,睡眠以及生活习惯等诸因素是起了主导作用。本人和太太都是南方人。 我们的孩子也是出生在南粤之都--广州市。 就父母的遗传因素而言,我们孩子从父母的身上没有得到什么必然的优势。按照预测未来孩子身高的计算公式所所得的结果,我们的孩子想要到180公分都有困难。是否我们对孩子的身高期待超出未来的可能?
先天不足,可以后天弥补。从医学角度讲,孩子在出生后所得到的营养和呵护会对孩子长身体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也意识到这一点,并为之付出和努力。每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两次身高快速生长期。第一次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时期;第二次是在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期。如果把握住这两个飞跃的生长期,再加上每年的稳定平均生长,孩子身
高就可以如偿所愿。
母乳可对新出婴儿提供最佳的营养。如果新生儿能从妈妈身上得到充足的母乳, 孩子的婴儿生长就几乎每十天变一个样。
感谢我的太太,也是我们孩子的幸运,母亲充盈和滋润的乳汁,把孩子喂养的白白胖胖。曾记得,孩子第一次回医院体检,生长的速度,就超过了医院统计的平均值。 五十天下来,小人儿已变为头大手脚长,体重翻倍,身长也迅速提升。
孩子喂得饱,睡觉也睡得好。从小自己睡在一间房里,夜间从不哭闹,总是一觉到天亮。孩子让妈妈得到好的睡眠,从而使妈妈有更多的奶水。许多时候,妈妈的奶水孩子还吃不完,常吸到奶瓶中给孩子备用。就这样,在半年时间里,孩子已比与他一起出生的婴儿已有数量级的区别了。
初生婴儿的睡眠好坏,对身体的快速增长关系很大。吃饱奶就睡是初生儿的特点,而且特能睡。作为新的为人父母,我们在夜间都到孩子的房间看看孩子的情况,小家伙都是睡得甜甜香香和安安稳稳。到了早晨醒了也很少吵闹,就是瞪着小眼睛,看来看去。他喜欢瞧那些悬挂在婴儿床上的彩色玩物。如果半小时后还没人来照料,孩子才会发出一些婴儿特有的小声音,好像似提醒大人我已经醒了。
就这样,第一个三十天过去了。当孩子满月时回到医院体检,体重由出生时的7点2市斤增加到了11市斤。 身长也增高了。到了一岁,孩子的体重有了22市斤。个头在同年龄的孩子中,已是领先许多了。
在孩子婴儿期,睡觉的体温对孩子的发育影响颇大。人们都知道,北方有许多父母使用羊皮做成襁褓,让孩子睡得温暖安逸。所以,北方的孩子在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就优于南方的孩子。我们也是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十分注意孩子睡眠时的保暖。
要想孩子养得好,就需病痛少。
初生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功能在一段时间内是发挥很大作用。有了母乳的喂养,孩子体内的免疫功能就得到了加强。我们的孩子吃妈妈的奶足足六个月。那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生病,长得可好,成了街坊邻居中人见人爱的小宝宝。
可是,六个月过后,孩子突然拒绝吃妈妈的奶。原因是妈妈的产假到期了,回到医院上班。或许是医院环境气味影响,孩子敏感度很高,不再喜欢妈妈的哺育。就这样,孩子自动断奶了。 随之而来,孩子开始久不久就生些小病。这也是正常现象,孩子体内自我培养抗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
阳光是孩子生长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国内,北方省份的平均日照时间长,孩子的身高优于南方的孩子。在南方,如果父母勤带孩子到室外活动,让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与阳光接触,增加孩子体内的维生素D的水平,对孩子长高会有促进。
运动锻炼,不单是对青少年身体发育有帮助,它同样对幼儿有益处。
婴儿时期,最早的运动是孩子手舞足蹈地开心笑,再大一些就慢慢地学会在地下爬行。当一个五颜六色的塑料球在地下滚动时,孩子会奋力爬行追赶它。然后四肢朝天,将球裹在肚皮上。 我们特地为此拍下了一组相片,以孩子的口吻写下:爸爸妈妈,老鼠偷蛋是这样姿势吗?
南方天气热,很多时候在地上铺一张大席子,让孩子在上面运动、玩耍。孩子总是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奇妙的动作和姿势。其中“我会飞了”的POSE让我们难忘。他的小肚皮贴在凉席上,头和胸部,以及双腿和双手往上翘,就如跳伞运动员刚从机舱跃出,在天空中滑翔一样。
我们没有让孩子早学行走,而是顺其自然。主要考虑到要让孩子将来有一双笔直修长的腿。有不少父母总希望孩子越早学会走路就越好,没有注意幼儿是上身重,腿部细,过早站立很容易造成萝卜腿,或者内弯腿。
到了孩子两岁上幼儿园后,孩子的运动就多样化了。跑步,踢球,骑自行车,还有游泳等等。
3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需要尽可能的抽多一些时间与孩子相处,带孩子一起运动,并增加彼此亲情。
我们的孩子喜欢游泳,才两岁多,也没有学过游泳,就是不怕水。记得第一次带孩子到深圳小梅沙海滨,他在海面上的浮台上,不知水的危险,就直接跳入海里,手脚并用的在海水里乱打,感到很好玩。也许小家伙知道爸爸会游泳,可以保护他。看到孩子喜欢水,就让他到游泳池跟随教练学游泳。孩子与他要好的小朋友一起报名参加。第一次来到游泳池边,他的小朋友怕水往后退,不愿靠近游泳池。而他却又一跃而下,跳入深水池。
在众多的运动员中,身材最好的是什么运动员?个人有个人的见解。我们认为,男游泳运动员是身材最棒。高挑的身材,倒三角型的体型,腹肌和胸肌完美。在高富帅方面,男游泳运动员就占有高和帅。 所以,我们让孩子从小学游泳,就期待他将来也有出类拔萃的身材。
孩子过了婴儿快速生长期之后,到下一个青春快速生长期还有十多年。在这段日子里,如何帮助孩子在平稳生长期内也能孜孜不倦地向上长就是我们注重的课题了。
首先是防止孩子患严重的伤病。人人都明白,多病的孩子总是没有身体健康的孩子长得好。患病多,口胃就会差。吃得少,营养就跟不上,长身体就受影响。
我们的孩子小时候,身体基本是比较健康的。但每当父母夸他长得红红白白的时候,他就来一次发烧, 也让我们担心。可是,每次发烧过去后,他好似又拔高了许多。
营养是孩子长身体的动力源泉。但培养孩子从小不挑吃,讲卫生的好习惯也十分重要。现在,国内有许多孩子都有营养过剩的现象。小胖子和大胖子比比皆是。父母把握住孩子的营养需要时应十分讲究。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大和管教。如果让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老人家帮带,就容易发生营养过剩的情况。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孩子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保证孩子每一天都能吃得健康与合理,跟得上长身体的需要。我们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要求孩子早餐喝一杯牛奶,晚上在睡觉前一小时也喝一杯牛奶。不论是在国内还是来到加拿大,都保持。现在也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了。牛奶的营养价值人人都知道,它还能使人睡得安稳。
4
保证孩子的睡眠的重要性事关长身体。医学书中也提及体内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让孩子睡得好,充盈的睡眠时间和有时候让孩子在周末睡睡懒觉是我们的做法。
我们的另一个做法是: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只要我们在家里,每当孩子对父母说晚安后,我们都会去到孩子的床边,听孩子讲他想说给爸爸妈妈听得话,或者我们与孩子交谈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孩子从小到大一直与父母保持非常亲近,而且这样也有助于孩子快快入睡和进入梦乡。
营养健康,运动适量,睡眠充足,日照合理,情绪快乐,习惯优良,再加上少生病,这几大要素把握好了,孩子就不会长不好。
记得在孩子5岁时,他乘公共汽车时,被售票员拉住让买票,因为他已有120com高了。后来,得知他才五岁,售票员自己都笑了。
再有孩子第一次出国途径香港机场,那时他还未满10岁。在登机前,被两位检查票务的阿姨拉住,这么高的孩子怎么使用儿童票,当看了孩子的护照后,都感到不相信,160公分的个子已比这两位香港阿姨还高了。
为了孩子长得好,父母一定要亲自哺育和带养。
常言道:养育一个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培养教育一个快乐有用之人更是难上加难。
只准生一个孩子,是我们这代人所遭遇的事情。而“优生优育”又是国家给我们这代人所灌输的思想。其实,作为父母,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社会的未来。只要是理性正常的父母们,都会期待自己的孩子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希望孩子能与父母很亲近,毫无隔阂,亲密无间和同心同德。如何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让孩子长得好,父母所付出的心血和时间最重要。
每个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以寿命80岁计算,也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活了2万9千多天。而孩子从出生到17岁左右离开父母上大学,也只有6000多的日子。要有一个快乐又长得好的孩子,这前17年左右的黄金育儿时间是无比珍贵。这个世界,不是父母越有钱孩子就越快乐,也不是越富有孩子就长得越好。 孩子是需要父母有时间相处和亲力栽培和指点。
年轻的父母自己哺育孩子,总会有许许多多麻烦和困难,但是,如果父母有责任感,有期待值,又肯花时间给孩子,坚定不移地朝着认准的方向努力,什么样的艰难和困惑都可以伴随着亲眼看到孩
子的茁壮成长而得到补偿和安慰,从中也与孩子一起享受了一天天在变样的欢乐。
在我们的周围,常常见听到和见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由于交给了公公婆婆、或者爷爷奶奶帮带养,结果孩子懂事后接回来与父母住,就与父母不亲,还有不少不良习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我们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承担了作为父母应该具有的责任。
加拿大是一个美好的西方国家。这里具备给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软硬件。社会和法律对妇女和儿童有重点的保护。而青山、绿水、大草地的自然环境,还有尚好的学校、社区中心的体育设施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无以伦比的安全健康活动场所。作为父母,如果能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培养孩子爱运动的好习惯,无疑对孩子长身高很有帮助。
我们的孩子10岁来到加拿大后,就很快喜欢上这个国度。虽然南方的孩子开始难以适应冬季的冰天雪地,但对春、夏、秋季就乐不思蜀,尽情欢快的玩耍。免费的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还有象
征性收费的游泳池、羽毛球场和滑冰场比比皆是,让孩子有了玩耍、娱乐和运动之地。
为了孩子能达到所期待的身高,我们较为注重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积极引导和参与孩子的锻炼活动。无论是游泳池,还是篮球场,无论是健身房还是羽毛球场,很多时候都留下了父子兵的身影。就这样,孩子逐渐的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好习惯。在没有太大的学业压力和宽松的生长环境下,前几年的加拿大学习和生活,孩子迎来了他的第二个身高快速生长期---青少年发育期。身体好似春天般的竹笋再向上窜,一举超越父母对他的期待值,成为南方孩子中一位较少有的高个和健壮青少年。在他学校的东西方多族裔男生同学中,也有一点玉树临风的形象和风采了。
5
用真、善、美熏陶孩子的心灵,用德、智、优激励孩子的潜能。
无可否认,如何让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和幸福的青少年是父母们在一起最常交流和关心的话题。
现代的社会中,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是影响一个人可否在未来学业、事业上成功的要素,也决定孩子今后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能否获得幸福。
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诸多因素影响。而童年的经历和遭遇,将对日后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的作用。
一个完整、美满、温馨、和谐的家庭是孩子获得快乐童年的源泉。
我们这一代人,每对夫妻只准生一个孩子。自然的,孩子就成为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家庭的独生子女都集千万宠爱为一身,享受幸福的幼年和童年。作为父母,如何在给予孩子爱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塑造良好性格和优秀品行,乃是我们自己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就开始重视和作手进行的工作。
人的性格有许多种,而开朗、外向,合群、乐天、稳重、有爱心和坚忍不拔的性格,是我们最希望孩子能具备和拥有的。
孩子爱笑是天生和自然的。快乐和开心的孩子总是有笑容挂在脸上,特别是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父母能做到让孩子每天都兴高采烈、乐融融比造成孩子哭叫吵闹、闷闷不乐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开朗、积极的性格。
如何能使孩子高兴、开心和快乐呢?我们从孩子幼小时就十分注意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相处时间。在孩提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最喜欢就是一只小手拉住妈妈,而另一只小手牵着爸爸。去散步,去逛街看玩具,去公园,去旅游,去看电影,去图书馆等等。与父母在一起,孩子感到很开心,很幸福。这个习惯,伴随着孩子长大。
孩子小时候,孩子在中间,父母一左一右。常是两边高,中间矮的三人行。到了孩子长成6英尺多高的青少年后,就变为中间高,两边都低的三人行了。
与孩子亲近,我们还会很珍惜与孩子每天回房间上床入睡前的时间。从孩子婴儿时期的摇篮床两边,到孩子长大后的大床两旁,只要我们没有工作出差离开,都会来到孩子的床边,倾听孩子说给妈妈爸爸听的话和说说我们对孩子的关心话。然后,亲吻孩子和让孩子也亲吻爸爸妈妈,再说声晚安。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