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活動場地租賃,拍攝場地租賃!

什麼家庭出學霸 大數據顛覆認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史蒂芬·列維特被譽為"當今美國40歲以下最負盛名的經濟學家

  父母究竟有多重要,仍然是個好問題,這一問題也錯綜復雜。要確定父母的影響,需要衡量兒童的哪一方面呢?性格?學校成績?品行?創新能力?成年後的工資?


  顯然,影響兒童表現的因素眾多:基因、家庭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學校、歧視、運氣、疾病,等等。那這些因素的權重又該如何劃分呢?

  雖然兒童在某些方面的表現,如性格或創造力,不易用數據衡量,但學校成績卻可以。而且,多數家長都認為教育兒童成長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一組發人深省的學校數據,是合理可行的切入點。

  對於兒童在上學初期的表現,哪些因素有影響,哪些沒有?

  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教育部開展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項目,名為“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該項目意在測算2萬多名兒童從幼兒園到五年級期間的學業進展,研究對象從全國各地抽取,准確體現了美國小學生的構成結構。

  該項目統計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收集了每名兒童的一般調研信息:種族、性別、家庭結構、社會經濟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等等,但該項研究的調查內容遠遠不止這些基本信息,還包括對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的采訪。采訪問題很多,且內容比普通的政府采訪更為私密:父母是否打孩子、多久打一次;父母是否帶孩子去圖書館或博物館;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有多長。

  結果,他們得到了一組極其豐富的數據,只要問題能問到點子上,這些數據就能呈現出出人意料的規律。

  

  史蒂芬·列維特

  以下是與考試分數高度相關的8個因素:

  父母學歷

  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母親在生育第一胎時的年齡為30歲或30歲以上

  出生體重低

  父母在家講英語

  是被收養兒童

  父母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

  家中藏書多

  以下是無關的8個因素:

  家庭完整



  父母最近搬入了條件較好的小區

  母親在孩子出生後至上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參加過啟智計劃

  定期隨父母去博物館

  經常被打

  經常看電視

  幾乎每天都聽父母讀書

  接下來我們依次成對分析:

  有關:父母學歷

  無關:家庭完整

  擁有高學歷父母的兒童通常在學校成績優異,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教育水平高的家庭往往很看重教育,或許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智商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較高,而智商具有高度遺傳性。

  

  但兒童的家庭是否完整似乎並無影響,前文引用的研究表明,家庭結構對兒童性格並無影響。同理,家庭結構對兒童的學業水平似乎也毫無影響,至少在低年級階段確實如此。這並不是說好好的家庭應該說散就散,而是說美國約2000萬名單親家庭兒童應該感到些許慰藉。

  有關: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無關:父母最近搬入了條件較好的小區

  社會經濟地位高與考試分數高高度相關,這似乎合情合理。總的來說,社會經濟地位是成功的重要表現,這說明此人智商較高且教育水平較高,所以事業有成的父母所養育的子女,獲得成功的概率也較高。

  但搬入條件較好的小區對兒童的學校成績並無幫助,這可能是因為搬家本身存在負面作用,更有可能是因為,正如換了好鞋不會跳得更高,好房子也無法提高數學或閱讀成績。

  有關:母親在生育第一胎時的年齡為30歲或30歲以上

  無關:母親在孩子出生後至上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假如一名婦女30歲之後才要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在學校成績好的概率會較高。這樣的母親往往是想接受高等教育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她們很可能也比未成年媽媽更想要孩子。

  但這並不是說,只要初為人母時年紀較大,就一定是更加稱職的母親,而是說這樣的母親為母子雙方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媽媽,即便等到30歲之後再要第二胎,也不具備這種條件。“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數據表明,她們的第二胎並未優於第一胎。)

  與此同時,母親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都辭職在家,似乎毫無幫助。養育過度的父母或許會覺得二者毫無關聯這一點令人泄氣,如此一來,那些母子課程還有什麼意義?但數據表現出來的規律確實如此。

  有關:出生體重低

  無關:參加過啟智計劃


  低體重兒往往在學校成績不佳。這或是因為早產對兒童的整體健康有害,或是因為出生體重低預示著父母極有可能會養育不當,畢竟懷孕期間抽煙、喝酒或虐待腹中胎兒的母親,不會因為孩子出生就幡然悔悟。因此,低體重兒成為貧困兒童的概率較高,因而參加啟智計劃的概率也較高。

  啟智計劃,是聯邦政府推行的學前教育計劃,但“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數據表明,啟智計劃對兒童未來的考試成績毫無幫助。盡管啟智計劃廣受好評(本書作者之一曾是特許學校的學生),我們也得承認,事實已經一次次地證明,該計劃從長期來看,收效甚微,以下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參加啟智計劃的兒童白天雖然不用和自己教育水平低、勞累過度的母親在一起,卻得和別的教育水平低、勞累過度的母親在一起。(還有一屋子同樣貧困的兒童。)

  

  史蒂芬·列維特

  實際上,啟智計劃的教師僅有不到30%有學士學位,且這個崗位收入微薄——啟智計劃的教師年收入約為21,000美元,而公立幼兒園教師的年收入則為40,000美元——又難以在短期內招到素質更高的教師。

  有關:父母在家講英語

  無關:定期隨父母去博物館

  父母講英語的兒童在學校的成績要優於父母不講英語的兒童。這也不足為奇。在“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中,拉美裔學生的成績進一步佐證了這一相關關系,拉美裔學生的整體成績偏低,同時父母不講英語的比例也較高。(不過,他們往往能在高年級迎頭趕上。)

  那麼反面例子又如何?假如父母不僅講英語,還會在周末帶孩子參觀博物館以拓展文化視野,結果會怎樣?抱歉。填鴨式的文化教育或許是養育過度的一個基本信條,但“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數據表明,參觀博物館與考試成績並不相關。

  有關:是被收養兒童

  無關:經常被打

  被收養與學校考試成績高度負相關。為什麼?研究表明,親生父母的智商對兒童的學業水平造成的影響遠高於養父母的智商,而將自己孩子交予他人收養的母親智商往往明顯低於收養者。

  被收養兒童成績平平的另一個原因聽起來或許令人反感,它與主張人性自私的基本經濟學理論有關:想棄養孩子的母親可能不會像想要孩子的母親一樣認真做產前保健。(區別類似—以下推論可能更加令人反感—你如何對待自家車與租來的過周末的車。)

  不過,雖然被收養兒童往往考試成績不佳,經常被打的兒童則不然。這或許有些出人意料,不是因為打孩子本身難免會造成傷害,而是因為傳統觀念認為,打孩子是不文明的做法。我們可能會因此認為打孩子的父母在其他方面也不文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打孩子或許另有內情。


  

  請記住,“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這一調查包含對兒童父母的直接采訪,因此父母要同政府調查人員促膝而談,當面承認自己打孩子。這表明,坦白這種行徑的父母要麼是不文明,要麼本性誠實。或許誠實作為正確育兒方式的一部分,影響要大於打孩子這種不當的育兒方式。

  有關:父母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



  無關:經常看電視

  父母如果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孩子往往能在學校取得好成績,這很可能表明,與教育行業息息相關的父母才會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但參加聯誼會本身並不會提高孩子的成績。

  與此同時,“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數據表明,兒童的考試成績與看電視的時間並不相關。這雖與傳統觀念相悖,但看電視顯然不會讓兒童的大腦變成一團糨糊。(芬蘭的教育系統名列全球最佳,多數芬蘭兒童7歲才開始上學,但在上學之前,就已經通過看配有芬蘭語字幕的美國電視節目自學了識字。)

  不過,在家裡用電腦也不會讓孩子成為愛因斯坦:“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數據表明,使用電腦與學校考試成績並不相關。

  有關:家中藏書多

  無關:幾乎每天都聽父母讀書

  家中藏書多的兒童確實在學校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但經常給孩子讀書卻對童年早期的考試成績並無影響。這似乎有些蹊蹺,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父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以及體現在什麼方面?

  首先,看存在正相關關系的因素:家中藏書多,考試成績更好。多數人看到這對相關因素,會以此推斷出其中存在顯而易見的因果關系。

  舉個例子,男孩艾賽亞家裡有很多藏書,他在學校的閱讀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一定是因為他的父母經常讀書給他聽。艾賽亞的朋友埃米莉家裡也有很多藏書,但她幾乎連碰都沒碰過這些書,她更喜歡打扮她的布拉茨娃娃或看動畫片,但她的考試分數與艾賽亞不相上下。相反的,艾賽亞和埃米莉的朋友裡基家裡一本書都沒有,但裡基每天都跟媽媽一起去圖書館,可他在學校的考試成績卻不及埃米莉或艾賽亞。

  這如何理解?如果讀書對童年早期的考試成績並無影響,那是否僅僅家中有藏書就可以讓兒童變聰明?書籍是否對兒童的大腦有某種潛移默化的神奇影響?要真這樣,可能會有人打算裝上一卡車的書,給所有育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發書。

  實際上,這正是伊利諾伊州州長的計劃。2004年初,羅德·布拉戈耶維奇州長宣布該州計劃每月寄一本書給每名已出生,但未到上幼兒園年齡的兒童。該計劃每年將耗資2,600萬美元,因為布拉戈耶維奇認為,伊利諾伊州有40%的三年級學生閱讀水平不達標,此舉是至關重要的幹預措施。

  “一旦你有了(書),書籍為你所有,”他說,“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這些都會讓你意識到,書籍應該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此,所有出生在伊利諾伊州的兒童到入學之時,家裡都會有約60本藏書。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閱讀成績會有所提高?

  想必不會。(不過我們或許永遠無法證實這點。最後,伊利諾伊州的立法機關駁回了圖書計劃。)畢竟,“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數據無法說明家中藏書導致了考試高分,只能說明二者存在相關關系。

  如何解讀這種相關關系?以下為可能的理論之一:會買大量童書的父母多數本身便聰明睿智、學歷很高。(而且他們將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傳授給了自己的孩子。)抑或他們本身便很注重教育,也關懷子女的總體發展。(他們創造了鼓勵學習、學有所獲的環境。)這樣的父母或許—和伊利諾伊州州長一樣篤定不移地—認為所有童書都是開發兒童智力的不二法寶。但他們很可能錯了,實際上,書籍並非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眾的表現。

  那麼,這一切又如何解釋育兒之道的總體效果呢?再來看一下“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中與學校考試成績相關的8個因素以及無關的8個因素。

  



  籠統地講,前8個因素是對父母特點的描述,後8個因素是對父母行為的描述。

  高學歷、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的父母所生育的子女往往能在學校取得優異成績;但兒童是否去博物館、是否被打、是否參加啟智計劃、是否經常聽父母讀書,或是否坐在電視機前不離身似乎並無影響。

  對於喜歡鑽研養兒育女之道的父母和育兒專家來說,這或許是值得深思的發現。事實上,這些育兒之道似乎被嚴重高估了。

  但這並不是說父母毫無影響,顯然,父母對育兒而言關系重大。難點在於,當多數人准備拾起育兒經的時候,為時已晚,因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注定。

  如果你天資聰穎、踏實肯幹、教育水平高、收入頗豐且配偶也條件相當,那你的孩子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在生活中有所成就。(正直誠實、體貼周到、富有愛心、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想必也不會有害處。)而至於你的所作所為則並無太大影響,重要的是你本身的特質。

  在一篇名為《經濟成果的先天與後天學說》的論文中,經濟學家布魯斯·薩克多特對後天養育的長期影響進行了量化分析,他引用了三項收養兒童研究,其中兩項來自美國,一項來自英國,三項研究均包含有關被收養兒童、養父母和親生父母的詳盡數據。

  薩克多特發現,收養兒童的父母在智商、學歷和收入方面往往優於兒童的親生父母,但養父母的優點對兒童的學校成績影響甚微。“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的數據也表明,被收養兒童的學校成績相對較差,而養父母施加的任何影響似乎都敵不過基因的力量。

  但薩克多特也發現,養父母並非永遠無能為力,當被收養兒童長大成人時,他們已經擺脫了智商的限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與條件相似但未被收養的兒童相比,他們上大學、找到高收入工作、成年後結婚的概率明顯更高。

  薩克多特斷定,扭轉這一切的是養父母的影響。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3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3 游客 [仁.何.梁.七] 2019-05-18 23:12
    就樓下這得瑟德性,孩子的教養好不到哪兒去!
    評論2 游客 [仁.何.周.七] 2019-05-18 13:01
    我家全部條件都不是但唡個孩子都是哈佛博士
    評論1 游客 [曰.幼.尚.奧] 2019-05-18 12:41
    哦!我家應該出不了學霸,可我孩子一不小心在UBC幾乎都是A。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