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65岁龙应台辞职照顾93岁失智母亲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65岁龙应台辞职照顾93岁失智母亲: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



  


  作者:龙应台,来源:一条(ID:yitiaotv),经授权发布

  你怎么对你的上一代,你的下一代就怎么对你。

  65岁的作家龙应台,因母亲应美君患阿兹海默症,搬到母亲身边亲自照料。

  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她提笔写下了给母亲美君的信,并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她是上个世纪的“龙卷风”,华文世界的第一支笔。

  让她一炮而红的《野火集》,在台湾一个月内再版24次,每5个人里就有2个人读过。

  她的“人生三书”描写亲子关系,让无数人泪奔。

  这本《天长地久》,龙应台形容是自己对母亲的忏悔,是太迟太迟的觉悟。

  每个人心里都有爱,但很少人意识到,爱要及时,一旦错过,就是永远。

  “学校里不会教的生死课,每个人都得自己学。你怎么对你的上一代,你的下一代就怎么对你。”

  01

  ▼

  我的母亲应美君

  美君是我的母亲,她今年93岁了。

  她还活着,可是失智,已经不认得我,不记得我,不能和我说话,事实上,她已经“离开”我了。

  说不清楚她的病症是从哪一年开始,因为失智症是那样一个逐渐的过程,就像一颗方糖进入咖啡,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融化了。

  



  △ 龙应台的母亲美君

  写这本书,原因很单纯,我想和美君说话,可是她没法跟你说话。

  在我完全没有准备的时候,她已经变成了一堵墙,而这堵墙是这辈子对你恩情最深的人,是你最爱的人,最尊敬的人。

  我真的觉得蛮伤心的。

  我只能用文学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美君上学时用的木头书包,箱盖内侧有她自己写的两行字:“此箱请客勿要开,应美君自由开启。”

  美君聪明极了,又非常的有个性。

  她的木头书包,没有把警告语写在箱子外面,反而写在箱子里面。

  为什么?

  说明她不是写给旁人,而是写给一个已经偷偷打开的人,一定是她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她的两个讨厌的哥哥:“最后一秒钟,我警告你赶快关起来。”

  那时候她才几岁?

  真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慧的小孩。

  她性格里有一种狂放不羁,我记得年轻的时候,她笑起来,不是那种掩嘴巧笑,她是豪放地大笑,拍着大腿,笑得简直要在地上打滚。

  她比我爱美,比我讲究,出门一定要穿旗袍。

  她那黑色的缎质旗袍,开襟里头要塞一条小小的白色的手绢,而且一定要洒香水。

  她是大小姐,我的父亲是穷小子,还是外乡人。

  1947年,他们在杭州天香楼结的婚。

  美君会下嫁给他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他帅(笑)。

  你看那照片,我觉得她就被爸爸的“美色”给迷住了。

  

  不过爸爸那时候也是宪兵连长,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一个会打仗的宪兵连长,在美君眼里,应该就是她的白马王子吧。

  我们都认为爸爸比妈妈漂亮,可是为什么他们生了四个子女,没有一个像爸爸,都像妈妈?可是幸好妈妈比爸爸聪明。

  1949年,24岁的美君,跟着自己的湖南丈夫,在隆隆战火中,背井离乡,一路颠沛流离,最后落脚到了台湾,三年以后,我出生在高雄。

  



  △龙应台与她的父母、哥哥

  我14岁时看到的美君,是一个织渔网的妇人。

  那时候美君42岁,还算年轻,正在挣扎着要让四个孩子同时上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费。

  她跟渔村的妇女们一起,手里拿着梭,从早到晚织着渔网。

  她那么爱美的一个女人,脱下了她的旗袍,赤着脚,坐在肮脏的水泥地上。

  一张渔网大概是一个客厅的大小,要织半个月,手上织出了茧,可以换回来80块台币。

  她也去养猪,做很粗的劳动,穿着套鞋,踏进小河里去割草。

  她什么都愿意做,自力更生,是因为她爱她的儿女。

  

  △应美君抱着一岁时的龙应台

  她的丈夫认为女孩子读书干嘛,读师专最好,将来做小学老师,18岁就可以嫁人。

  她替她女儿去跟丈夫说:“女儿要上大学。”

  “她如果不读大学,以后就会跟我一样。”

  她借钱去交了我的学费。

  

  △上大学时的龙应台

  后来我才意识到,美君其实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只不过她的时代没有这个词。

  17岁的时候,宪兵队乱抓人,她就敢代表整个街坊,手无寸铁,一个人跑到宪兵队去跟宪兵理论。

  六十五岁,她还去纹眉,纹眼线,七十多岁了,还在问我要不要去隆鼻,去做各种让自己美丽的事情。

  

  △龙应台和妈妈美君



  她还曾经建议我去隆乳。

  那一刻我大概三十多岁,她六十来岁,是我现在的年龄。

  我们俩一起站在梳妆台的很大的一面镜子前面。

  我在梳头,她也在梳头。

  她说:“你知道吗?你可以去做什么什么事。”

  我当然嘲笑她一番。

  这是唯一的一次,我能想起来的、我们俩之间和“女孩子”有关的谈话。

  除此之外,她从来不和我谈“女孩子的事”——你要怎么选男朋友,怎么相夫教子,怎么煮饭做菜,怎么伺候公婆——从来没有过。

  她好像没觉得我是个女孩子,很可能是她希望我能够尽其所能地发挥我的才能,因为她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这个机会,时代不允许她发挥。

  

  △应美君手稿

  我终于受足了教育,而且受的教育越高,我走得越远。

  她欢欢喜喜,目送我远行的背影。

  然后她就老了,眼皮垂下来,盖住了半只眼睛;

  语言堵住了,有疼痛说不出来;

  肌肉萎缩了,坐下就无法站起。

  曾经充满弹性的肌肤,像枯萎的丝瓜垂坠下来。

  曾经活泼明亮的眼神,像死鱼的灰白眼珠。

  她不曾享受过人生,因为她的人生只有为别人付出。

  其实,《天长地久》不仅是写美君,也是对同时代所有苦难而伟大的母辈的一个告别,她们走进战争,穿过流离,从碎片里艰辛地站起来,辛劳一生,最后变成了历史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02

  ▼

  我的女朋友应美君

  应美君被确诊出失智症以后,过去15年里,我一直保持一个习惯:

  每两周回一次屏东,看望美君。

  2014年12月1日,我辞去台湾“文化部长”一职,之后一直住在台北。

  



  辞官之后的三年里,心里一直不安定,每天早上醒来,问自己,为什么在这里?

  这世界上此时最需要你的人,不在台北,在南方,在乡下。


  我在城里过自己的日子,而她在人生的最后一里路,孤独地走着,这,对吗?

  2017年4月1日,我在香港参加生平第一次禁语禅修。

  禅修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我决定了:搬家,搬回屏东,照顾美君。

  人到了50岁之后,会发现好时光不多了,重要的事情不可以拖。

  我再拖下去,我不知道美君还会不会等我。

  搬家的过程很迅速,母亲原本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我占下哥哥的顶楼仓库,等于住在母亲的楼上。

  改造仓库只用了三个礼拜,第四个礼拜我就搬家了。

  我开着车,拖着满满一车行李,多数是书,两只猫跟我一起南下。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可以大声对妈妈说话:

  “应美君你在吗?应美君你今天好吗?睡得怎么样?风太大了是不是?等下我帮你拿条围巾好了。”

  妈咪在,猫咪在,那里就是家了。

  

  43年前,我离家去台北,美君一定有亲自送我上火车。

  我上车的那一刻,有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有。

  出国时,父母到松山机场送我。

  那时候出国留学就像永别,我进海关之前,有没有回头看美君一眼?

  一定没有。

  原因是,当时我的心目中是没有父母的,父母就是理所当然地在那,就像家里的家具一样,你不会跟家具说对不起。

  

  



  我离开美君时,她50岁。

  轮到我50岁时,安德烈16岁,他去英国当交换生,我去机场给他送行,他进海关之后,我等着他回头看我一眼,但是他没有回头。

  我当场崩溃,心里想:“这个16岁的小孩,怎么这么没有良心?”

  我对两个儿子的爱,需索无度,但回想起当年我自己离开母亲时,却没有一刻想到,美君需要我。

  甚至是在往后的30年中,都没有想到,她可能想念我。

  我一心向前,义无反顾,并未为她设想过。

  

  “我后悔,为什么在你认得我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我没有知觉到: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

  女朋友们彼此之间做些什么?

  我们常常约会——去看一场特别的电影,去听一次远方的乐团演奏,去欣赏一个难得看到的展览,去吃饭、去散步、去喝咖啡、去医院看一个共同的老友。

  我曾经和两个同龄女友,清晨五点摸黑到寒冷的阳明山,去看日出点亮满山芒草。

  我曾经和几个年轻的女友,在太平洋畔,看满天星斗到凌晨三点。


  我曾经和四个不同世代的女友,在蒙古沙漠里,看柠檬黄的月亮堂堂从天边华丽升起。

  我曾经和一个长我二十岁的女友,在德国莱茵河畔,骑脚踏车、在纽约哈德逊河畔看大川结冰。

  而你,美君,从来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单里。

  

  对于父亲和母亲这样的人,我们最容易被陷在墙的结构里头。

  这个房间叫做厨房,你就不要想它还可以是个书房。

  可是其实,母亲从来不只是母亲啊。

  她是应美君,她有名有姓,她有性格,她有脾气,她有伤心的时候,她有她内在的无可言说的欲望。

  有一次,我给她念我的一篇小说,里面写到,女主角闻到马身上的汗味,她想到了男人下体的气味。

  美君觉得这种描写很见不得人,很色情,不够端庄。

  她说:“你怎么会这样写?你知道那个气味是什么?”

  我就说:“妈,你到现在70岁都不知道的话,你应该赶快去试试。”

  两个人笑到地上打滚,那真的是一瞬间。

  



  其实如果可以早一点有觉悟,早一点跟母亲做朋友,真是福分,对吧?

  搬回屏东这事,我晚了三年,我应该离开文化部的隔天就搬来屏东。

  现在,不说话的她,对我是个谜。

  你知道,我真想念她,特别奇怪的是,她人就坐在你旁边,然后你想念她,因为她事实上已经走了。

  比死亡还要难以接受的,是不告而别。

  美君将来也会去到爸爸身边,当时在葬父亲的时候,已经在旁边留好了墓位。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生命,就像黄昏最后的余光,瞬间没入黑暗。

  

  03

  ▼

  任何人,将来有一天都可能是美君

  我行走30多年,半生在外。

  你说走全世界走得那么远,但我觉得其实任何一个人,要扬帆万里,心里最好有一个村子。

  我心里是有一个村子的。

  不是具体的,因为我父亲的职业是乡村警察,永远在农村和渔村里走,所以我们每三年就换一个地方,是一种奇怪的漂流。

  我也从来没有见过眷村,也就是说,没有结党过。

  半生漂流,于是非常羡慕我在台湾的朋友们,我好羡慕人家有一片土地,可以种丝瓜。

  搬来屏东后,第一个种的就是丝瓜,这是这辈子第一次有自己种的丝瓜。

  

  △龙应台的丝瓜

  1999年,进入台北市政府做文化局长。

  第一次做公务员,脸孔一天到晚在电视上出现,让我相当的困扰,你走到任何地方,人家都知道你是谁。

  我们台湾有泡汤文化,大池子的女生那边,每个人都是光着身子在泡温泉。

  有人就会走过来,跟你光着身子握手,想跟你聊天,我觉得真是尴尬得不得了。

  很多年里,进入一个餐厅,我首先会选择一个背对着所有人的位置。

  进入电影院的时候,会等到灯黑了再进去。

  我和我其他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朋友很讨厌我,因为我老是被路人认出来,然后跟我拍照、要签名,他们嫌我烦。

  直到有一天,我跟林青霞在香港,她变成了那个被嫌烦的人,因为更多的人要跟她拍照、要签名。



  

  ▲林青霞与龙应台

  可是,我发现她永远这么亲切,这么笑脸迎人。

  问她怎么做得到,她说:“应台,这个人不管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今天因为在路上偶然见到了我,我不过跟他照了张相,就让他开心一整天,这样的事我为什么不做?”

  这句话对我真的是五雷轰顶,从此解开了我的纠结不安。

  是的,如果一个签名、一张合照,可以让一个人开心半天,为什么不做?

  从此我就不再“躲藏”了。

  回到屏东乡下,街上认识我的人超过我想象,卖豆浆饭团的、挑菜叫卖的、站在面摊水果摊后面的乡亲,我可以很坦然地和所有人说话、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

  读书读闷了,我就开车出去了,进山里找新的路,新的东西,见新的人,看新的部落。

  

  几个月之后,我发展出一种本事,即使是个陌生的村子,我也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客家村,还是一个闽南村。

  

  写《天长地久》的最后三个月,那真是没日没夜地工作。

  这本书,其实是有一个很大的问号。

  任何人,将来有一天都可能是美君。

  任何人,在每一天时间的进展里头,都在忘记,都在走向终点,不是吗?

  这件事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间里头,为什么不去好好地了解它、面对它?

  如果整个社会的集体意识,对于失智、对于衰老、死亡、陪伴,对这些事情的认识水平提高的话,是会不一样的。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太迟太迟的领悟,所以我写了这本书。



  希望比我年轻的读者们,如果可能的话,你不要太迟。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天长地久,你必须把片刻当做天长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

  - End -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4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_RELATED_NEWS_MORE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辛.香.经.说] 2019-05-25 15:54
    其实人生真没有什么太多的大道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就是人生的真谛!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