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亲子心得] 戚薇女儿爱吃醋 聊聊孩子的嫉妒心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吃醋=可爱?从爱吃醋的戚薇女儿Lucky说起,来聊聊孩子们的嫉妒心

  在某亲子节目先导片中,李承铉不经意间夸赞小九会自己吃饭,并称赞他很棒,结果自己女儿Lucky立马就“翻白眼”吃醋了,赶紧表示并证明自己也可以一个人吃饭的,直到得到众人夸赞才肯罢休,真是笑翻大批网友,纷纷表示“ Lucky 简直是太可爱了!而且这模样,简直就是戚薇的复制粘贴版!”

  


  打翻“醋瓶子”的小Lucky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宝宝“吃醋”的场景,也确实不少见。

  比如:看见姥爷只抱弟弟,稍大点儿的“哥哥”就不乐意了,用尽洪荒之力跟姥爷大吵,巴巴地说个不停,搞得姥爷哭笑不得。

  又比如:有的宝宝不让妈妈碰爸爸,强烈表示妈妈只属于Ta自己,结果爸妈好无奈又好笑。

  再比如: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看见妈妈较长时间地盯着手机而不看Ta,Ta便会很不耐烦地想办法用手去推掉或拍打手机,你不禁就被宝宝的超级行为和可爱小脾气给笑弯了腰。

  甚至在网上随便搜一搜“宝宝吃醋表情包”,瞬间无数相关的真人视频动图便“嚯嚯”地跳了出来……

  这些宝宝的“吃醋”故事,大部分都被归纳为“宝宝趣事”,广大网友甚至很多宝宝的家长,几乎都会把这些当做是宝宝超级可爱的表现,甚至故意逗玩孩子,看Ta吃醋。

  但是,吃醋其实是嫉妒心的一种表现,适当的嫉妒心可以促进孩子情感表达和努力进取。可如果总是被忽视,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时间久了,孩子的嫉妒心可能会越来越严重。Ta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就长成了嫉妒大王“柠檬精”!小时候的可爱也随之演变成了令你头疼无比的大问题,甚至让孩子形成了严重病态的嫉妒心理,危害极大。什么是嫉妒?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给出的概念解释是:嫉妒是指个体和另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而被第三者得到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这种关系的丧失,如果不涉及伙伴与第三者建立类似关系时,个体就不会产生嫉妒。

  通俗来讲,嫉妒源自于对比体验,重点在于别人可以怎么样,而自己本应该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待遇或感觉亲密关系被剥夺。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下面这样一个场景:

  周末,大宝在客厅玩儿玩具,你随意地坐在旁边,偶尔和他对视一下,他一个人就能安安静静地玩好久。突然,之前在卧室里睡觉的二宝醒了并大哭不止,你连忙离开客厅去卧室看二宝,这时大宝倒也没什么感觉,反正TA自己也能玩儿。

  可当你不放心大宝一个人独处,再把二宝抱到客厅,同样偶尔看一眼大宝,但更多注意力放在哭泣的二宝身上时,结果肯定是:过不了几分钟,自我感觉被忽视的大宝就不乐意了,可能会不耐烦地扔掉玩具,也跑来求抱、求安抚,或吵着让你跟Ta一起玩,好像刚才还玩的兴高采烈的Ta,忽然间就不会自己玩儿了,其实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

  



  宝宝吃醋了,宝宝不开心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嫉妒表现有差异

  传统理论认为,宝宝2岁以后才开始显露嫉妒、害羞、骄傲等较为复杂的心理。其实,加拿大某大学心理研究人员的一项实验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他们会在妈妈的注意力转移向其他人(比如聊天对话、交流互动、愉快地谈笑等)的时候,表现出生气的样子,烦躁地把身体扭来扭去,同时嘴里发出急促的哼唧声音,如果此时还没有得到妈妈的回应,则可能开始挥胳膊又蹬腿、大声哭闹,表达不满。

  

  躺在床上哭闹的小婴儿

  前几天家里聚会,5岁多的小侄女和3岁多的小侄子见到我都特别高兴,一人拉着一只手,都要粘着跟我说话跟我玩儿。坐在沙发上,他俩紧挨着我一边儿坐一个,后来小侄子主动要求让我抱着坐我腿上,小侄女看见了立马也要让我抱着坐,被我以“姑姑太累”为理由拒绝,但必须两个人谁都不抱才可以。

  跟他们聊天时,我实事求是地夸赞小侄女“爱学习,而且在幼儿园表现好”,而忘了也夸下小侄子,没想到他居然生气地跑进卧室,并趴床上哭了起来,我连忙起身过去哄他,并主动邀请他一起玩儿玩具。

  可小侄女又不乐意了,拉着我的手说:“姑姑!姑姑!你去看看我的玩具吧,有好多!”,小侄子听到立马不哭了反而大声反驳说:“不,我有更多,我有奥特曼,有汽车,还有......”,不等他说完,小侄女直接打断他说:“你的都不好玩,我有更好玩的!才不跟你一起玩呢”!

  结果嘴笨的小侄子说不过她,气得冲上去便使劲儿推她一把,还嚷嚷着:“让你不给我玩,打你!打死你!”吓得我赶紧把他们拉开,领着小侄子去旁边儿安抚情绪,叫来老公先陪着小侄女玩儿。

  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看出,2-6岁学龄前儿童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嫉妒心容易外露且不加掩饰。主要表现为: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或抱其他小孩;对获得自己父母或幼儿园老师表扬的其他小朋友,抱有敌对情绪,甚至直接发泄不满,言语冲突或动手动脚;还有就是排斥比自己拥有更多玩具或零食,且拒绝分享的小伙伴等。

  而6岁以上的少年儿童,通过早期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他们能够逐步对自己不良情绪进行管理或克制,但此时自尊心、荣誉感强烈,爱攀比、爱追求优越感的他们,反而更容易产生嫉妒心,而且此时他们的嫉妒心更具隐蔽性,难以察觉,需要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留心观察,多沟通,多引导与倾听。

  比如已经上小学或中学的孩子,在学校对同学的进步或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不抱积极态度,虽然当着父母或老师的面,说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而私下却是“眼红嫉妒”,仿佛自己被贬低,被比了下去,受到了打击,以致疏远优秀的同学,甚至冷嘲热讽或诽谤中伤等。

  



  因嫉妒而暗自生气的孩子

  嫉妒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嫉妒的出现,表明宝宝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观察能力和情绪识别能力,是其认知能力正常发展的重要表现,如能积极引导,则有利于小宝宝,较早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并对改善宝宝早期情绪紊乱征兆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较大的孩子来说,适当的嫉妒可以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动力,养成适度争强好胜、努力进取的性格,有利于孩子挑战自我,不断实现进步与突破。

  但整体来说,嫉妒还是弊大于利的。严重的嫉妒心,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不但会阻碍其个人发展、无助于问题解决、妨碍人际交往、妨碍身心健康,甚至还会毁人毁己。大家熟知《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年青有为,胆识过人且才华横溢,可就是因为妒忌诸葛亮,最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后,气急身亡,一代英才如此终了,令人唏嘘不已。而且近几年的新闻事件中,也没少报道因某人心生嫉妒,气急之下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其中不乏惨痛悲剧。

  

  矗立在赤壁旁的周瑜石像

  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嫉妒心?

  针对小月龄“爱吃醋”的婴儿宝宝,家长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并认真“倾听”宝宝心声,积极互动,肯定宝宝;要抓紧时间培养宝宝的表达能力,对牙牙学语的宝宝给予关注和回应,激发他们进行语言发音尝试;要利用机会逐步引导培养宝宝的情绪管理能力。

  比如积极用微笑和“婴语”回应宝宝的“讲话”,激发宝宝尝试更多不同的发音,加强亲子互动或做亲子游戏促进情感交流等。

  针对较大孩子的嫉妒心,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引导:

  1、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步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时,才能看清真正的自己”。

  上面这段话,是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其实,人生如此,生活如此,引导孩子如何自我了解亦是如此,只有平视自己,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进而接纳自己。


  首先,告诉孩子,不和任何人比,只是站在客观事实基础上,想想自己有什么优点特长,又有什么缺点短板?想想自己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这样能帮助孩子对自己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如果别人擅长或优秀的那方面,可能是自己的短板且基本无法提升的,那就客观承认事实,坦然围观别人的“高光时刻”;如果别人擅长或优秀的那方面,也正是自己擅长或能够提升的,那就树立榜样,确定目标,并让自己有动力去努力变得优秀起来。

  其次,告诉孩子,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要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

  记得我小时候上学时,同班有一个女生,右脸下巴处一块1元硬币大小的黑色胎记,看起来比较明显,当时她特别自卑,总觉得自己是个“丑八怪”,而看到别的稍微漂亮点儿的女生,她就特别嫉妒,却又更加觉得自己可悲,整天拿纱巾把脸给遮起来,不敢与人交流,也不参加班级活动,整个人显得格格不入,最后初中没毕业就退学回家了,后来也没了音讯。

  



  格格不入又自我封闭的孩子

  2、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和优秀表现

  前天我朋友圈里有个好友更新了一条“高空滑翔视频”动态,很多人看了都觉得非常刺激,超级羡慕她那无与伦比的体验和精彩表现,不少人留言“羡慕嫉妒恨......”,而我留言问了一句“不用学就能直接飞吗?”,她很快回复说“我已经学了一年了”。瞬间,我就被触动到了, 原来,她是在一年的刻苦练习下,才有了今日首次完美的高空滑翔飞行,而之前都是在悄无声息地为之努力。

  

  惊险刺激的滑翔飞行

  所以说不光是孩子,就连大人也很容易只是关注到,别人取得的成绩和优秀的表现,却忽略了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孩子受年龄和阅历影响,他们的想法更会具有局限性,在他的学习生活中,可能很容易会觉得“凭什么那个人总能得到老师表扬,是不是跟老师是亲戚被偏袒?”、“为什么这个人总是考试得高分,是不是作弊了?”

  我们要教孩子学会,在面对身边人很优秀的表现时,首先坦然接受这个事实,肯定对方的实力;其次要意识到别人的优秀,肯定是在付出辛苦努力后才有的;最后提醒孩子,如果也想做到同样优秀,那就去付出同样的行动和努力吧。

  3、少施压多肯定,树立孩子自信心

  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有些家长总是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某”,张口闭口就是“你看看人家谁谁怎么样?”、“你能不能也像谁谁一样,给我争口气”?这些负面的话,很容易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人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不断产生嫉妒心,而且还会觉得自己特别差劲,真得不如别人,逐步丧失自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其实,家长要做的就是: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少施压多肯定。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没有别人表现优秀产生而挫败感时,我们要及时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并鼓励孩子再多努力一点儿,再多尝试一次,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当孩子心生嫉妒而自我困扰无法释怀时,我们要先用同理心去表示理解和认同,帮孩子进行不良情绪的疏导与释放,然后再教育孩子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通过有针对性的努力,慢慢取得新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逐步帮孩子形成强大的自信气场。

  

  多多鼓励,增强孩子自信心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天生具有模仿能力,有研究表明,婴儿出生8小时后,就会模仿妈妈吐舌头。而孩子最擅长的学习模式就是模仿,家庭作为孩子成长教育的第一环境,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家庭成员间互尊互爱、团结上进、荣辱与共、谦逊礼让的氛围,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