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这今年篇高考满分作文 侮辱了汉语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再是引用,引用名人名言是中学生作文装点门面常用的技巧,但千万不能过渡引用,这篇作文另一个毛病就是炫耀性的过度引用,卖弄色彩太深,反搞砸了。引用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别人说得非常精彩、深刻、隽永,能给自己的文章添彩,那就引,一般的反而形成冗余。比如谈妒忌,一个乞丐永远不会妒忌千万富翁,而只会妒忌另一个钱讨得比他多的乞丐,说得多好,引一下能增色。其二,能自己说的话就尽可能自己去说,能少引就少引,非必要不引,引文太多也是一种形成视境中断的阅读障碍。其三,尽可能引用有公共认知度的佳句妙语,在共通的知识经验中激起共鸣,而不是那些很少人知道的冷僻语言。比如,作者第一句引用了海德格尔的“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不精彩也不广为人知,远没有马克思那句评价现代性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有名和贴切。

文章还引用了社群主义者麦金太尔那句“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陌生、晦涩且别扭,远没有引用马克思那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他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更加公共通晓和契合作者想表达的观点。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抽象程度太高,高到不仅自己无法驾驭,读者更无法理解。好的文章应该能够在抽象阶梯上游刃有余,所谓抽象阶梯,就是从“云端”到“地面”的阶梯,要“及人及物”,也就是要让抽象概念触及现实中具体的人和物,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具象落点,避免“你看云时热切、你看我时却眼盲”。“生活在树上”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隐喻,那这种隐喻到底对应着什么?什么样的态度才是“在树上”的生活,“地方”和“空中”分别隐喻着什么?好的文章,在读者一脸懵逼时,会及时来个“比如说”,走下抽象的阶梯,到某个具象的层面让读者明白你的所指。通过“及物性”将当前化的生存图景置于读者眼前,使人读来不隔。好家伙,通篇是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尼采,却没有一个及物、及人、及现实的具体案例,哲学家论文也不敢这么写啊。


全是抽象的大词,没有一个及物及人的案例,说明作者自己根本没弄懂那些概念。所谓真懂了,就是能降一个维度把道理表达出来并举一个案例,否则就是生吞活剥。我之所以建议评论写作最好能遵守“三个案例原则”,特别是要能举出反例,就是逼着写作者去“降维”,在降维中与作为人的读者对话,与鲜活的现实对话,有对话,才有人话。


最后我想说说阅读和思想,这篇作文显示作者有很多阅读积累,能旁征博引。但不客气地说,作文所呈现出的内容,显示作者的阅读是有较大问题的,读了太多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理解不了的书,读的顺序不对,很容易消化不良。一个智者说得好,只知其一,等于不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完整的文献谱系,哲学有一个知识谱系,按照这个知识谱系去读书,才会融会贯通。知识的积累是层累式构架的,一层一层地累积,后人通过颠覆前人形成自己的体系。

对现代性缺乏了解,就沉迷于后现代文本中,既读不懂,也容易错置问题意识,后现代批判是以现代性问题为思想坐标的,掌握了现代性理论,才能读懂后现代,否则只会被走入歧途。结构主义宏大深沉的知识体系毫无了解,就追逐热点,沉迷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怪说中,能掌握什么呢?只会是一些晦涩的大词。费尔巴哈、谢林、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的学说门都没摸到,碎片式地阅读,就把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卡尔维诺、萨特、尼采、米沃什拉出来装门面,就是这篇作文所呈现出来的混乱和别扭。


哎呀,这样挂着哲学之名的文章,也是对哲学的侮辱。哲学教授说,哲学作为爱智之学,生来就是一种澄清行为,澄清自己的真实意图,澄清语言造成的困惑。而这篇《生活在树上》,哪是澄清啊,分明是在卖弄中制造混乱。给一堆胡话打满分,可见打分的人也是一团糨糊。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7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音.不.子.馀] 2020-08-03 12:01
    一股腐朽的气味。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