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 論美貌,不輸赫本;論才華,驚艷世界
曾有國外知名網站對上世紀40-50年代的女星顏值,進行打分,結果我們亞洲人熟悉的奧黛麗·赫本,和瑪麗蓮·夢露都不在第一梯隊。

從各種榜單進行統計的結果,明顯可以看出伊麗莎白·泰勒、費雯·麗、海蒂·拉瑪、麗塔·海華絲、艾娃·加德納、吉恩·蒂爾尼這六人的顏值,最受歐美人青睞。

瑪麗蓮·夢露、英格麗·褒曼、拉娜·特納、勞倫·白考爾、奧黛麗·赫本,這些屬於第二梯隊裡面。
然而不管怎麼說,在顏值這一塊,伊麗莎白·泰勒和費雯·麗的美一直都是東西公認的。

NO.1
伊麗莎白·泰勒
l inkfashion
伊麗莎白·泰勒從9歲時第一次出現在屏幕上開始,似乎從來就沒有遭遇過尷尬。
在長達70年拍攝的50多部電影中,泰勒曾經兩次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泰勒在世界范圍內受歡迎的程度超乎想象。

伊麗莎白·泰勒不僅不缺作品,她本人的生活方式也十分符合她的形象,甚至可以說比她演的戲還要精彩。
伊麗莎白·泰勒號稱“好萊塢常青樹”和“世界頭號美人”。她曾有過8次婚姻。
她與 最喜歡的伴侶理查德·伯頓不僅僅結過兩次婚, 理查德·伯頓還從全世界搜集各種限量的珠寶作為禮物送給她。很多珠寶不僅僅是華麗昂貴,還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大多數人眼裡,總是炫耀自己愛情和珠寶的伊麗莎白,看起來稍微顯得膚淺了一點。但實際上,她卻比同時代的其他女星活得精彩太多了。不僅僅長壽,而且她的朋友特別多,包括已故的邁克爾·傑克遜。

由於當時的社會背景,女性們的身份和地位,使得她們的顏值顯得格外重要,同時她們的思想還要受到那個時代的很多束縛。
很多知名的女星都晚景淒涼或者結局悲慘,然而個性簡單熱情的伊麗莎白·泰勒,卻是一個例外。

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 伊麗莎白·泰勒十分的大氣,非常的包容。即使她的丈夫背叛了她,或者是在婚姻的開始就欺騙了她, 伊麗莎白也並不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她可以很快就找到自己新的愛情。並且在舊愛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不管是對愛情也好,對事業也好, 伊麗莎白每一次都是特別投入和認真,但是又沒有過分的執著。她能做到不管世界發生了什麼,她都像一顆璀璨的星星,在夜空中驕傲的閃爍著。
相比之下,同時代的很多其他女星即使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性格上也比 伊麗莎白·泰勒脆弱的太多了。
NO.2
拉娜·特娜
l inkfashion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說的就是 伊麗莎白·泰勒。 即使在現代,伊麗莎白·泰勒的人生也會一樣精彩,絲毫不減分。然而在同時代,有另外一個人比伊麗莎白·泰勒還霸氣的女明星,那就是 拉娜·特娜。
拉娜·特娜塑造了非常多經典的銀幕角色,無論是青春少女、性感女郎還是優雅貴婦、失意母親……
她精彩絕倫的演技,讓她成為好萊塢毋庸置疑的一線女星。

她本人更有著跌宕起伏的人生——8歲父親被殺害,8次失敗的婚姻,唯一的女兒殺了她的黑幫情人……

拉娜·特娜雖然很伊麗莎白一樣,與七任丈夫先後經歷了八段婚姻生活。然而她的出身就沒有伊麗莎白那麼優渥了。
也許正因為出身窮困,從小父母關愛也缺失,所以拉娜一生的情感都很坎坷。

拉娜·特娜1921年出生在美國愛達荷州礦山小鎮的一個普通的曠工家庭裡。
她的父親在一場牌局上贏了很多錢,卻在當晚被謀財害命,在一條小巷子裡被活活打死 。
父親去世後家中生活難以維持,母親將特娜送到了一戶寄養家庭中。但特娜卻遭到了寄養者的虐待。無奈之下母親賣掉房產帶拉娜一起移居加利福尼亞 。

拉娜·特娜的母系家族有一種基因Rh血液不相容的遺傳病,導致拉娜·特納因此經歷了兩次流產和三例死胎,最終只有一個獨生女。
也許是受制於時代的思想觀念的束縛,也許是因為拉娜一直想要很多孩子的心願,拉娜並沒有看開這件事情,她曾經因為婚姻破裂和孩子流產而割腕自殺,最後是被經濟人救下來的。

當然 拉娜·特娜的實力還是非常耀眼的。拉娜·特納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經確立了在美國影壇的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奧斯卡提名作品刷新了好萊塢票房。
20世紀60年代,盡管那時的好萊塢新秀輩出, 拉娜·特娜的一線女演員地位還是穩如泰山 。

事業上一路高歌, 拉娜·特娜卻因為父親的早逝、少女時的貧苦、母親的陪伴缺失,讓她永遠沒有安全感,無比渴望著他人的愛護。

拉娜·特娜的外形看起來就跟她的性格很一致,是那種聰明又有個性的,非常不好惹的大美女。
2014年,拉娜·特納被中國媒體外灘畫報評選在“經典蛇蠍美人”黑色電影十女神當中。拉娜的霸氣可不僅僅體現在熒幕上面。

1953年9月8日, 拉娜·特娜嫁給了演員萊克斯·巴克 。後來,她通過自己的母親,得知巴克強奸了13歲的女兒謝麗爾。 拉娜還是用槍指著巴克的頭將他趕出家門。

拉娜·特娜有一個男朋友是有黑社會背景的約翰尼·斯托姆帕納托,1958年4月4日晚,拉娜與約翰尼兩人在拉娜的公寓中爭吵,隨後拉娜15歲的女兒謝麗爾用刀將約翰尼·斯托姆帕納托刺死。
但是在拉娜晚年的時候,也透露約翰尼·斯托姆帕納其實是被自己刺死的。並表示不想讓她的孩子再因她的過錯而終身背著惡名。拉娜的晚年最後是因為喉癌而去世的。

伊麗莎白對男人的愛,就好像她對珠寶的愛。是真的愛,然後更愛自己。在感情上不執著,該放手就放手。伊麗莎白愛的是愛情帶來的快樂。
而拉娜·特娜卻不一樣。拉娜是真的缺愛。她一次又一直的尋找真愛,卻又因為自己無法識別真正的愛是什麼,被男人傷害。

拉娜·特娜如果生活在當代,借助科技的力量,她想生7個小孩兒的心願一定可以完成。而且在女性生活方式非常多樣化的今天,聰明的 拉娜·特娜也許會改變主意,因為在當代,沒有小孩的人生一樣是完整的。
然而在感情方面, 拉娜·特娜必須要重新認識到愛是要靠自己的,把安全感寄托在男人身上是不太現實的。如果無法認識到這一點,無法去治愈自己童年的缺失,即使在2020年,美麗的拉娜,也是很難獲得幸福的。

如果生活在當代,那麼同樣會有一位女星受到人們的爭議。那就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英格麗·褒曼。
NO.3
英格麗·褒曼
l inkfashion
英格麗·褒曼在美貌上,會有一些人認為不如上面的兩位。她自身的長相,看起來就是非常有演技的。事實也是如此。
英格麗·褒曼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父親為瑞典人,母親為德國人。英格麗·褒曼也算是混血那一掛的。

事實上當時的好萊塢之所以星光熠熠,出了那麼多美女,也是因為當時的女星其實是聚集了美國、英國、瑞典、挪威、西班牙等各國的頂級顏值美女。人們最為熟知的英格麗·褒曼的作品是《卡薩布蘭卡》等。
雖然英格麗·褒曼她曾三次獲得奧斯卡獎,幾乎令其他演員望塵莫及。但褒曼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相繼去世,後來撫養她的阿姨也去世了。因此,英格麗·褒曼充滿了不安全感和神經質,這對她日後拍攝的電影都有很大影響。

1937年7月10日,英格麗·褒曼與一名牙醫結為夫妻,並且有一個女兒。但是在1948年,英格麗·褒曼和導演羅西裡尼由合作伙伴逐漸發展成了情侶。
英格麗·褒曼因與羅伯托·羅西裡尼發生婚外情而遭到輿論譴責。

為什麼 拉娜·特娜和伊麗莎白跟那麼多人談戀愛,都沒有被輿論施加太大的壓力,結果到了英格麗·褒曼,廣大群眾對她的婚外情卻紛紛不買賬呢?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人設的問題。因為褒曼的熒幕角色大多是以美麗、聖潔、自然而著稱於世。
人們喜歡褒曼,並不光因為她是電影明星,更是因為她的個人形象在公眾心中非常良好。
尤其是她在《卡薩布蘭卡》中所扮演角色放棄了真愛而選擇和丈夫在一起的時候,大眾幾乎把她看成聖女。

她不似夢露那樣的性感,沒有赫本那樣的單純,她甚至不具備伊麗莎白·泰勒的妖媚。伊麗莎白·泰勒的那種美,本身就濃烈,而不太讓人聯想到道德感或者神聖性。
而褒曼帶來的是一種聖潔感。她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她在表演時的那種真實性吸引著觀眾去欣賞她的作品,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不能接受她的婚外情。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就是現代的愛豆或者流量小生去談戀愛了。對粉絲來說,是自家房子塌了。

為什麼說剛才的比喻是不恰當的比喻呢?那是因為褒曼本人真的不靠人設吃飯,她是有扎實的演技做基礎的。
在嘉寶時代及她以前的時代裡面,大家都會感覺到,女明星雖然都是很漂亮,但是在演技上略顯浮誇,就好像是有模版一樣。
而褒曼不拘泥於條條框框,不像其他演員迎合好萊塢的要求,這使得褒曼以她獨特的風格脫穎而出。也因此,褒曼在出演充滿悲劇色彩的電影《真假公主》後,挽回了自己的形象,再次受到影迷的喜歡。

不過如果同樣的放到現代,即使是靠演技吃飯的褒曼,我覺得在粉絲基數上,她也會遇到一個對手,那就是 海蒂·拉瑪。
NO.4
海蒂·拉瑪
l inkfashion
海蒂·拉瑪也許演技不太行,但是她本身的作風是非常大膽的。什麼樣的片子都敢於挑戰。
最主要的是,海蒂·拉瑪智商爆棚,她不僅做過制片人,還靠搞發明走上新聞。能收割影視界、文藝界和科技人三波流量。而且,海蒂·拉瑪真的是太漂亮了。不管是放到什麼片子裡面,都是妥妥的顏值擔當。

海蒂·拉瑪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奧地利猶太人,她不僅是科學史上最美的科學家,也是世界影史上最美的女影星之一。

曾於30年代初,十幾歲的她因為驚人的美貌被一位美國導演發掘,從此便踏入了好萊塢。作為出身顯赫與各國軍方高層私交密切的好萊塢巨星,曾被贊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

她其實數學和通信功底很深,是現代無線通信的核心專利跳頻技術的第一發明者,CDMA、WiFi 等技術都以此為基礎。

海蒂在二戰的時候為了幫美國打贏德國發明的CDMA理論,在美國軍方不予采納的情況下,又一直組織義演幫美國募捐了很多戰爭經費。即使拿到現代,也真的是很了不起的女人了。

如果上世紀50-60年代的大美人,可以生活在21世紀的今天,那麼當今更寬松的輿論環境,更多的工作機會和生活方式的選擇,一定可以讓她們免去曾經的道德輿論的攻擊,或者傳統觀念上的束縛。

雖然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不如這個時代的女明星更美,但是我們也的的確確生活在一個更美好的時代。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更多的自由。做為一個獨立的女性,可以活得更灑脫自由,更無拘無束。
即使在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從大量的社會資源裡面,通過知識或者科技,從事實上去改變現狀,從精神層面獲得不斷的支持和進步,做可以救贖自己的人。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