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恒大还多1.14万亿,这家巨头正式破产清算
因为,自创立以来,中植集团频频通过下属的公司控股、参股和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3.6万亿。
来看看中植集团的业务版图:
战略控股或参股6家持牌金融机构,分别是: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险、中融汇信期货和天科佳豪典当行。
控股或参股的资产管理公司有5家,分别是:中海晟融、中植国际、中新融创、中植资本、首拓融盛;
控股或参股的4家财富管理公司是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
实际控股9家上市公司,分别为美尔雅、凯恩股份、准油股份、康盛股份、美吉姆、宇顺电子、皓宸医疗、天山生物、宝德股份。
由以上这些公司、金融机构所组成的庞大金融帝国,在商场上就被称为“中植系”。
然而,2023年7月29日,一名自称在恒天财富工作7年的理财顾问公开发表了一封“自白书”:“爆雷了,都是高净值客户,单个300万以上的投资有15万人,涉及金额2300亿,单个客户最多投资50多亿。”

主要是因为中植集团的投资门槛至少300万起步,基本把普通人拒之门外,所以这次受影响的大多是投资人,以及一些做投资的明星。
目前来看,这场暴雷仅震动了金融圈,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并不大。于是,有了解情况的网友戏言:“中植系专坑有钱人”。
为何陷入深重危机?
关于为什么会暴雷,此前中植集团发布的道歉信中也有简单提及。
原因之一就是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两年前突发心脏病离世,让公司陷入混乱,集团及旗下企业高度依附于原实控人决策,导致内部管理面临失效状态。
中植成立于1995年,创始人是解直锟(是毛阿敏的老公),他刚开始是通过承包,挽救一些快要倒闭的印刷厂,才走向了创业的道路。起初他是收购木材赚的第 一桶金。
直到1997年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进军了房地产行业。紧接着,到2001年又把手伸向了金融产业,控股了多家公司。
后来他们的业务模式,其实就是募集资金,帮助这些有钱人投资到各种产业,帮助投资人赚钱,简单来说就是用钱生钱。
就这样,中植集团业务遍布金融、能源、矿产等多个领域。
可是,2021年底,解直锟突发心脏病离世,没有交代任何遗嘱,让这个企业在没有主心骨的前提下,让企业内部管理陷入混乱,再加上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员的离职,让企业迅速走下坡路,显露出衰败的迹象。
在解直锟离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植集团尝试了一系列自救措施,但无奈资产减值严重,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资金缺口巨大。
笔者认为,虽然解直锟是中植集团当之无愧的灵魂及领军人物,但要将中植的雷完全归结于解直锟离世导致,就有些夸大了。
其实,早在解直锟离世前,中植的雷就已经埋下了。
首先是股权投资屡屡踩雷。从乐视网到康得新再到长生生物,中植系可谓是将所有的雷都踩了一遍。甚至还有明明是作为投资人入局的,最后却出现“炒股炒成股东”的事件发生。
解直锟在世时,中植持股超过5%的上市公司甚至达到了25家,控股的有8家。而且大多数的经营状况并不好,甚至有的股票还被标注了“ST”字样。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