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農村醫保"催繳員":380元的現實重量 | 溫哥華財稅中心


農村醫保"催繳員":380元的現實重量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某村小老師發在家長群裡的催繳信息。講述者供圖

廣西一位鄉鎮老師說,他們有“參保率”任務,需要跟家長反復溝通,電話不行就要家訪,並寫出情況說明。“有五六個孩子的家庭,父母雙方一個在廣東打工,一個在家裡務農,每年交醫保就得交幾千塊,壓力很大。”另外,學生每年還要繳納100元的“學平險”(中小學生平安保險),在一些家長看來,買一份保險就夠了,雖然兩者所保障的范圍並不相關,但他們也沒有耐心分辨其中的差別。


社交平台上,多地教師發帖吐槽,催繳任務流程繁瑣,需要消耗大量精力,“步驟一,催繳社保;步驟二,確認不繳醫保的人為啥不繳並上報表格;步驟三,提醒全部家長給學生綁定電子醫保卡並打包全班電子醫保卡截圖上交;步驟四,重新發醫保反饋單,讓所有學生家長簽字確認已購買,沒有購買醫保的家長手寫原因並簽字確認。”

老師們在網絡上進行“技術”討論:催繳文案怎麼寫比較不容易引起家長反感?語調輕松的“語錄”廣受好評——

繳了醫保,沒用上,是贏了健康

繳了醫保,用上了,是贏個保障!

沒繳醫保,生病了,全部自掏腰包!




●2014年,安徽省陳圩村大學生村官,向村民介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IC photo


數據背後的農村困境

小栗所在的鄉鎮,醫保繳納工作被簡化為最後的“繳納率”。“上面要的只是最終的數字,現在繳納醫保都是直接接入系統,上面想要看到我們的工作成果的話,看系統數字就可以了。”

但具體的困境,往往隱匿在數字背後。小栗說,她所在地區,低保戶的醫保個人繳納有相應減免,每年只需要交50元,剩余部分由政府承擔。但有些家庭雖然不是低保戶,380元醫保費對他來說,就是很困難。“有些家庭,雖然二層小樓建起來了,但孩子生了5、6個,要不是義務教育兜底,連供孩子讀書都供不起。他們也不去工作,女主人不停生孩子,男主人慢性病,各種各樣的原因。”

入戶催繳時,她見過太多農村家庭,都是“一大家子住”,指望一兩個勞動力生活。一個人380元醫保費,一家人可能就是一兩千塊。

陳家豪所在鄉鎮,目前農村最困難的人群叫做“防返貧檢測戶”,醫保個人繳納部分全部減免。按照脫貧標准,他們大多是人均年收入剛剛高於1萬的“臨界”群體,月收入1000元左右,380元之於他們,負擔過重。但比這部分人收入好一點、經濟條件同樣不理想的農村家庭,處在尷尬境地。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