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美國大廠邊盈利邊裁員: 微軟出手 中層管理也難逃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微軟] 美國大廠邊盈利邊裁員: 微軟出手 中層管理也難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4年,美國大廠大規模裁員帶來的影響還未散去,2025年,新一波的裁員又來勢洶洶。科技巨頭微軟打響了第一槍。1月8日微軟發言人證實,公司今年即將開啟2025年裁員計劃,這一次將重點轉向那些績效表現不佳的員工。發言人沒有透露具體裁員的人數,不過表示:“微軟注重的是高績效人才。我們一直都在幫助人們學習和成長,若是他們表現依舊不佳,我們會采取適當的措施。”

送走了一批因績效差被送走的員工,微軟稱,將會招募新的員工補齊空缺的崗位。

緊接著,1月14日,另一家美國科技巨頭Meta也宣布計劃裁員約5%,對象是“表現不佳的員工”。


今年有裁員計劃的美國科技公司還有,雲安全平台Aqua Security,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人;數字金融公司Ally,裁減約500人(共11000名員工),已經向員工發送郵件;金融科技公司Altruist,計劃裁員10%。

看起來,今年美國大廠的寒風依舊蕭瑟。

與此同時,微軟、Meta、亞馬遜、谷歌等多家美國科技大廠的2024年三季報均顯示,這些公司的盈利增長依舊強勁。

對低績效員工開刀,削減中層管理人員

據CNBC1月15日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軟主要裁減安全、體驗和設備、銷售和游戲等部門的員工。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員工們1月14日開始收到微軟安全部門裁員的通知。該部門曾由亞馬遜前雲計算高管查理·貝爾領導,他於2021年離開微軟。

除了裁員,微軟還計劃暫停美國咨詢業務的部分招聘,以控制開支。

微軟咨詢部門高管德裡克·達諾伊斯在內部備忘錄中告訴員工,為了降低成本,微軟咨詢部門將暫停招聘新員工和填補職位空缺。他寫道,謹慎管理成本至關重要。

微軟管理層還指示員工不要為任何內部會議報銷差旅費,使用遠程會議替代。一些與客戶會見的行程,必須先獲得管理層批准。

為了降本,微軟甚至計劃將營銷和非計費的外部資源支出削減35%。

目前微軟擁有22.8萬名員工,盡管公司淨利潤率接近38%,為200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但微軟的股價在去年表現落後於同行,僅上漲12%,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同期上漲了29%。

至於Meta,也將按績效裁員。

據彭博社報道, 當地時間1月14日,Meta宣布公司計劃裁員約5%,對象是“表現不佳的員工”,空缺出來的職位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由新員工填補。

CEO扎克伯格在給員工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表示,本輪裁員旨在提高績效管理標准,以更快的速度淘汰表現不佳的員工。公司將迎來“緊張的一年”,專注於AI、智能眼鏡和社交媒體。

截至2024年9月末,Meta員工人數為72404人。5%的裁員比例,意味著將有約3600個崗位受到影響。扎克伯格表示:“公司通常會以一年時間為周期,來管理沒有達到績效預期的員工。但是,我們將在這個周期內進行更廣泛的基於績效的裁員。”

據Meta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每年的績效考核時間一般定在2月份左右。在Meta的這一輪裁員中,受影響的美國員工將在2月10日收到通知,美國境外員工將在晚些時候收到通知。

“我決定提高績效管理的標准,以加快淘汰績效低的員工,”扎克伯格解釋稱,這樣才能確保公司“擁有最強的人才”,並且讓“新血注入”。

不僅僅是普通員工,在這一輪“減成本拼績效”中,美國大廠也在想方設法砍掉管理層。


當地時間1月16日,亞馬遜證實將在北美商店部門裁員約200人。商店部門為核心零售業務,涵蓋包括自有品牌、Prime會員計劃和消費品業務。而這並不是亞馬遜在今年的全部裁員計劃。

摩根斯坦利一份內部報告指出,亞馬遜極有可能在2025年初,啟動大裁員計劃,大幅縮編全球管理職人數,從目前的10.57萬人減少至9.19萬人,預料將有約1.4萬個大小管理職位被裁撤,藉此節省每年21億-36億美元的成本支出,讓公司年營收提高3至5%。

這也是亞馬遜現任CEO安迪·賈西目標,他希望在提高營運效率的同時,減少管理人員的比例。

2024年12月,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也向員工表示,公司已裁撤10%主管職位,以減少成本。



疫情之後,加速削減管理職位,似乎已經成了美國大公司的共識了。來自就業調查公司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數據顯示,美國上市公司自疫情期間的雇傭高峰期迄今,已削減約6%的中層管理人數,高管人數也較2021年底減少近5%。

隨著可晉升的管理層職位越來越少,有抱負的經理們要麼轉往新的行業,要麼轉向非管理職位,且有時還是被迫的。


職場打工人:全是套路

美國大公司所謂的降本增效,實際上只是揭露了一個赤裸裸的事實,那就是企業只把他們的員工當成表格上的一個個冰冷的數字。”布雷特表示。他是一位職業規劃導師,主要幫助職場上的中年人,尤其是44歲到59歲年齡段的。

布雷特自己原來就是一個中年職場人,疫情期間,他辭去了工作,從此正式告別人了打工人的身份。

“你知道嗎,原來CEO們至少還要裝一下他們是關心員工的,現在連裝都懶得裝了。”布雷特表示,現在企業老板們的目標非常單一,他們只在乎短期的股票價值,因為只有這個東西跟高管的薪酬是直接掛鉤的。他向廣大中年職場人提醒道,很多美國大公司正在故意做出一系列姿態來貶低員工的價值,尤其是35歲以上的中年職場人。

布雷特表示,現在大多數美國企業重視短期股票價值、踐踏優秀員工的方式之一,就是“假抓績效、抓假績效”。“他們正在擠走那些在以往工作中從來沒出過問題的好員工。”

第二招,就是強制要求中年員工返崗坐班。“比如亞馬遜、戴爾和微軟,都在要求員工全部強制返回辦公室坐班。這只不過是他們變相剝削人、逼人辭職的老套路罷了。” 布雷特說。

第三招是崗位合並和空頭晉升。布雷特透露,空頭晉升就是指給員工提拔了一個新頭銜,加了一堆新任務,但就是不漲薪水。

有些公司甚至三管齊下,因為這是“最容易實現的降本措施”。

除了這三招之外,有的企業還有更狠辣的做法——把所有能外包的工作都外包出去,然後直接裁員。

在布雷特看來,這種管理方式會讓美國大廠們付出代價。“這些做法還會損害員工的士氣,讓那些被迫回到公司坐班的員工產生大量的怨恨情緒。”

布雷特說:“我也在企業工作過20多年。以我的經驗看,裁員是拯救企業的最後一搏。多數企業在大規模裁員後很難恢復元氣,我幹過的大多數公司在大規模裁員後也沒能挺過來。”

“疫情前,雖然有些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心在下降,但他們起碼還會偽裝一下。但是現在裁員已經成了一種商業策略,有些公司的利潤已經創紀錄了,卻還在通過裁員來抬高利潤。現在他們還將裁員與股票回購結合起來,完全在玩新的一套。”他說。

目前有主流觀點認為,人工智能發展有可能導致科技公司大裁員。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的一份報告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約41%公司將因AI的興起而縮減員工。

但布雷特諷刺道,大多數公司都還沒到那一步。“這些裁員很少是由於AI的使用而直接導致的。那樣的日子可能最終會到來,但是現在還沒到那一步。很多大型美國企業連完全數字化都沒完全搞定,就更別說AI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