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美国大厂边盈利边裁员: 微软出手 中层管理也难逃
美国大公司的共识了。来自就业调查公司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市公司自疫情期间的雇佣高峰期迄今,已削减约6%的中层管理人数,高管人数也较2021年底减少近5%。
随着可晋升的管理层职位越来越少,有抱负的经理们要么转往新的行业,要么转向非管理职位,且有时还是被迫的。
职场打工人:全是套路
“美国大公司所谓的降本增效,实际上只是揭露了一个赤裸裸的事实,那就是企业只把他们的员工当成表格上的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布雷特表示。他是一位职业规划导师,主要帮助职场上的中年人,尤其是44岁到59岁年龄段的。
布雷特自己原来就是一个中年职场人,疫情期间,他辞去了工作,从此正式告别人了打工人的身份。
“你知道吗,原来CEO们至少还要装一下他们是关心员工的,现在连装都懒得装了。”布雷特表示,现在企业老板们的目标非常单一,他们只在乎短期的股票价值,因为只有这个东西跟高管的薪酬是直接挂钩的。他向广大中年职场人提醒道,很多美国大公司正在故意做出一系列姿态来贬低员工的价值,尤其是35岁以上的中年职场人。
布雷特表示,现在大多数美国企业重视短期股票价值、践踏优秀员工的方式之一,就是“假抓绩效、抓假绩效”。“他们正在挤走那些在以往工作中从来没出过问题的好员工。”
第二招,就是强制要求中年员工返岗坐班。“比如亚马逊、戴尔和微软,都在要求员工全部强制返回办公室坐班。这只不过是他们变相剥削人、逼人辞职的老套路罢了。” 布雷特说。
第三招是岗位合并和空头晋升。布雷特透露,空头晋升就是指给员工提拔了一个新头衔,加了一堆新任务,但就是不涨薪水。
有些公司甚至三管齐下,因为这是“最容易实现的降本措施”。
除了这三招之外,有的企业还有更狠辣的做法——把所有能外包的工作都外包出去,然后直接裁员。
在布雷特看来,这种管理方式会让美国大厂们付出代价。“这些做法还会损害员工的士气,让那些被迫回到公司坐班的员工产生大量的怨恨情绪。”
布雷特说:“我也在企业工作过20多年。以我的经验看,裁员是拯救企业的最后一搏。多数企业在大规模裁员后很难恢复元气,我干过的大多数公司在大规模裁员后也没能挺过来。”
“疫情前,虽然有些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心在下降,但他们起码还会伪装一下。但是现在裁员已经成了一种商业策略,有些公司的利润已经创纪录了,却还在通过裁员来抬高利润。现在他们还将裁员与股票回购结合起来,完全在玩新的一套。”他说。
目前有主流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发展有可能导致科技公司大裁员。世界经济论坛最近的一份报告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约41%公司将因AI的兴起而缩减员工。
但布雷特讽刺道,大多数公司都还没到那一步。“这些裁员很少是由于AI的使用而直接导致的。那样的日子可能最终会到来,但是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很多大型美国企业连完全数字化都没完全搞定,就更别说AI了。”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疫情之后,加速削减管理职位,似乎已经成了随着可晋升的管理层职位越来越少,有抱负的经理们要么转往新的行业,要么转向非管理职位,且有时还是被迫的。
职场打工人:全是套路
“美国大公司所谓的降本增效,实际上只是揭露了一个赤裸裸的事实,那就是企业只把他们的员工当成表格上的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布雷特表示。他是一位职业规划导师,主要帮助职场上的中年人,尤其是44岁到59岁年龄段的。
布雷特自己原来就是一个中年职场人,疫情期间,他辞去了工作,从此正式告别人了打工人的身份。
“你知道吗,原来CEO们至少还要装一下他们是关心员工的,现在连装都懒得装了。”布雷特表示,现在企业老板们的目标非常单一,他们只在乎短期的股票价值,因为只有这个东西跟高管的薪酬是直接挂钩的。他向广大中年职场人提醒道,很多美国大公司正在故意做出一系列姿态来贬低员工的价值,尤其是35岁以上的中年职场人。
布雷特表示,现在大多数美国企业重视短期股票价值、践踏优秀员工的方式之一,就是“假抓绩效、抓假绩效”。“他们正在挤走那些在以往工作中从来没出过问题的好员工。”
第二招,就是强制要求中年员工返岗坐班。“比如亚马逊、戴尔和微软,都在要求员工全部强制返回办公室坐班。这只不过是他们变相剥削人、逼人辞职的老套路罢了。” 布雷特说。
第三招是岗位合并和空头晋升。布雷特透露,空头晋升就是指给员工提拔了一个新头衔,加了一堆新任务,但就是不涨薪水。
有些公司甚至三管齐下,因为这是“最容易实现的降本措施”。
除了这三招之外,有的企业还有更狠辣的做法——把所有能外包的工作都外包出去,然后直接裁员。
在布雷特看来,这种管理方式会让美国大厂们付出代价。“这些做法还会损害员工的士气,让那些被迫回到公司坐班的员工产生大量的怨恨情绪。”
布雷特说:“我也在企业工作过20多年。以我的经验看,裁员是拯救企业的最后一搏。多数企业在大规模裁员后很难恢复元气,我干过的大多数公司在大规模裁员后也没能挺过来。”
“疫情前,虽然有些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心在下降,但他们起码还会伪装一下。但是现在裁员已经成了一种商业策略,有些公司的利润已经创纪录了,却还在通过裁员来抬高利润。现在他们还将裁员与股票回购结合起来,完全在玩新的一套。”他说。
目前有主流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发展有可能导致科技公司大裁员。世界经济论坛最近的一份报告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约41%公司将因AI的兴起而缩减员工。
但布雷特讽刺道,大多数公司都还没到那一步。“这些裁员很少是由于AI的使用而直接导致的。那样的日子可能最终会到来,但是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很多大型美国企业连完全数字化都没完全搞定,就更别说AI了。”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