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川普早說了要幹什麼 華爾街一直不信 直到…搞砸了
華爾街一直不相信,直到”解放日“後才知道搞砸了
大西洋月刊作者詹姆斯·蘇羅維茨基的分析說,投資者對川普關於貿易和關稅的所有言論都不以為然,最終華爾街和美國都會為這個錯誤付出代價。

在上周四股市暴跌之後,有一件事可以確定:華爾街搞砸了。
這場拋售源於川普宣布將對幾乎所有國家加征新關稅。在他備受期待的“解放日”演講前的三個交易日裡,股市穩步上漲,投資者顯然說服自己相信,川普不會做出太瘋狂的舉動。
他們相信理性終將占上風。
結果並非如此,令股市和所有有退休賬戶的人都大失所望。川普這項保護主義計劃,是他通過一項可疑地動用緊急經濟權力而單方面施行的,在現代歷史中前所未有。
這些懲罰性高關稅不僅針對中國這個明顯的目標——美國正在崛起的戰略對手,還針對越南(大量美國人穿的衣服和鞋子都來自那裡)、孟加拉國,以及我們的盟友,歐盟和日本。
盡管川普稱這些關稅是“對等”的,但事實上根本不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關稅遠高於其他國家對美國征收的關稅。
這為貿易伙伴的報復打下了基礎,可能引發貿易戰。
這一切令投資者震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次拋售如此劇烈。盡管川普的聲明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周三收盤時發布的,但市場在盤後交易中就已開始暴跌,當時他仍在演講。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可以理解市場為何毫無預見能力。
川普的行事風格一向反復無常,在過去幾個月裡,他先是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然後又“暫停”。投資者認為他可能會收斂其更極端的保護主義沖動,這雖然是一種幻想,但也並非毫無根據。
然而最終,投資者不願相信川普會推翻全球貿易秩序,只能理解為故意忽視川普到底是誰、川普在乎什麼。總體而言,川普對政策興趣不大,但貿易是個例外,一直如此。
他對貿易的看法——貿易逆差是壞事、關稅是好事——在近40年中始終如一。他談論貿易的方式沒有改變,他對關稅的立場也從未動搖。
換句話說,周三發生的並不是出其不意,而是川普做了長期以來一直想做的事。
要理解川普的看法,並不需要多高深的解讀技巧,因為他對貿易的立場非常簡單:如果美國對另一個國家存在貿易逆差,那就說明美國在被“占便宜”——這是他從政以來多次使用的說法。
在現實世界中,雙邊貿易逆差,也就是美國從某國購買的商品多於賣出的商品,可以由很多原因造成,其中很多都並不惡意。比如,美國從發展中國家購買農產品和基礎制造品,而這些國家通常並不需要波音飛機或微軟軟件。因此這些國家通常會用賺到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而不是美國商品,因為這能保障資金安全。
這就造成了貿易逆差,但其中並無任何不正當行為。
但對川普而言,任何貿易逆差都意味著美國被算計了。而川普最討厭的,就是被人算計的感覺。
這一觀點,在政府用來計算所謂“關稅水平”的奇怪公式中也可以看出。在玫瑰園的演講中,川普聲稱這些數字反映的是關稅加上非關稅壁壘(如操縱匯率和限制性法規)的總和。但實際上,數據的來源完全不同。政府所謂的“關稅率”,其實只是用美國與某國的貿易逆差除以從這個國家的進口額。結果就是,只要與美國有高貿易逆差的國家,不管實際關稅高不高,都被標記為高關稅國家;而那些貿易逆差小或甚至是順差的國家,即使實際關稅高,也被標記為低關稅國家。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大西洋月刊:川普早就說了他要幹什麼,大西洋月刊作者詹姆斯·蘇羅維茨基的分析說,投資者對川普關於貿易和關稅的所有言論都不以為然,最終華爾街和美國都會為這個錯誤付出代價。

在上周四股市暴跌之後,有一件事可以確定:華爾街搞砸了。
這場拋售源於川普宣布將對幾乎所有國家加征新關稅。在他備受期待的“解放日”演講前的三個交易日裡,股市穩步上漲,投資者顯然說服自己相信,川普不會做出太瘋狂的舉動。
他們相信理性終將占上風。
結果並非如此,令股市和所有有退休賬戶的人都大失所望。川普這項保護主義計劃,是他通過一項可疑地動用緊急經濟權力而單方面施行的,在現代歷史中前所未有。
這些懲罰性高關稅不僅針對中國這個明顯的目標——美國正在崛起的戰略對手,還針對越南(大量美國人穿的衣服和鞋子都來自那裡)、孟加拉國,以及我們的盟友,歐盟和日本。
盡管川普稱這些關稅是“對等”的,但事實上根本不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關稅遠高於其他國家對美國征收的關稅。
這為貿易伙伴的報復打下了基礎,可能引發貿易戰。
這一切令投資者震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次拋售如此劇烈。盡管川普的聲明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周三收盤時發布的,但市場在盤後交易中就已開始暴跌,當時他仍在演講。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可以理解市場為何毫無預見能力。
川普的行事風格一向反復無常,在過去幾個月裡,他先是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然後又“暫停”。投資者認為他可能會收斂其更極端的保護主義沖動,這雖然是一種幻想,但也並非毫無根據。
然而最終,投資者不願相信川普會推翻全球貿易秩序,只能理解為故意忽視川普到底是誰、川普在乎什麼。總體而言,川普對政策興趣不大,但貿易是個例外,一直如此。
他對貿易的看法——貿易逆差是壞事、關稅是好事——在近40年中始終如一。他談論貿易的方式沒有改變,他對關稅的立場也從未動搖。
換句話說,周三發生的並不是出其不意,而是川普做了長期以來一直想做的事。
要理解川普的看法,並不需要多高深的解讀技巧,因為他對貿易的立場非常簡單:如果美國對另一個國家存在貿易逆差,那就說明美國在被“占便宜”——這是他從政以來多次使用的說法。
在現實世界中,雙邊貿易逆差,也就是美國從某國購買的商品多於賣出的商品,可以由很多原因造成,其中很多都並不惡意。比如,美國從發展中國家購買農產品和基礎制造品,而這些國家通常並不需要波音飛機或微軟軟件。因此這些國家通常會用賺到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而不是美國商品,因為這能保障資金安全。
這就造成了貿易逆差,但其中並無任何不正當行為。
但對川普而言,任何貿易逆差都意味著美國被算計了。而川普最討厭的,就是被人算計的感覺。
這一觀點,在政府用來計算所謂“關稅水平”的奇怪公式中也可以看出。在玫瑰園的演講中,川普聲稱這些數字反映的是關稅加上非關稅壁壘(如操縱匯率和限制性法規)的總和。但實際上,數據的來源完全不同。政府所謂的“關稅率”,其實只是用美國與某國的貿易逆差除以從這個國家的進口額。結果就是,只要與美國有高貿易逆差的國家,不管實際關稅高不高,都被標記為高關稅國家;而那些貿易逆差小或甚至是順差的國家,即使實際關稅高,也被標記為低關稅國家。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