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數千萬元新建水庫卻"閒置"8年,還污染用水?
村民高洪稱,幾十年前,梁台組村民在老莊溝口修建了一處土壩蓄水,後來原址改建為石壩,通過水渠引水,供人畜飲用,滋養著數十畝水澆地,村民在此種蔬菜,賣到縣城,能增加一份收入,“早年間,全縣的人都知道梁台組種的西紅柿好。如今,水澆地變成了旱地,只能種玉米。”過去這幾年,自來水沒接通,村民生活生產用水只能靠自備井,即在自家院子裡打井取水。在好位置打井,井水微甜,但大多數村民打的井,井水苦鹹,用淨水器過濾後,口感會好一點。一般鹹水用來炒菜、煮米飯,甜水用來煮米湯。
村民高小濤稱,根據答復函,原本要給梁台組接通縣城的自來水,後來變成了用大樹梁水庫管理站蓄水池的水或在管理站打深井取水,為村民供水,“不管水源是哪裡的,村民只關心啥時候接通自來水。”
村民馬艷告訴記者,其實吳起縣水務局承諾接通自來水,到戶的支管線和水表檢查井早已鋪設完成,只是途經244國道的供水主管道遲遲未鋪通。主管道距離最近的村民家只有十幾米,最遠的有幾百米。

到戶支管線早已鋪設
知情人:主管道未接通致工程一拖再拖
走訪中,多位村民表示,供水主管道遲遲未鋪通,與各方的矛盾有關。村民稱,梁台組位於244國道一側,鋪主管道要開挖國道排水溝,吳起縣交通局建議的施工方案,縣水務局認為成本過高,不願實施。另外,縣交通局改擴建244國道,拖欠沿線村民的補償款未兌現,導致梁台組部分村民不願配合施工,“修路的補償款沒給,鋪設管道施工又要占村民的地,毀壞附著物,村民不樂意。”
高洪認為,9年來這些矛盾由小變大,由簡單變復雜,未得到化解。建新水庫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村民應該支持,村民為此也做出了讓步,但村民守著新水庫用水比之前更難,大家難以理解,“建新水庫截斷了村民原有的好水源,縣水務局答應讓村民吃上自來水沒兌現,各級部門在化解各方矛盾時,推來推去,接通自來水的事兒才一拖再拖。”
另有村民向記者訴苦,梁台組對面大樹梁水庫管理站裡蓄水池有大量的水,配套設備花了那麼多錢,村民隔著院牆就能看到水,卻用不上。
記者看到,大樹梁水庫管理站與梁台組隔著244國道,建有兩個大型蓄水池及泵站等配套房屋。在管理站聘用的管護人員王生堂看來,梁台組自來水主管道遲遲未鋪通,村民自身問題較大。他提到,在244國道排水溝下鋪設主管道的方案行不通,就得從村民院子或地裡鋪設管道,但村民堅持,凡是主管道經過自家地盤,就得給補償,後來這個方案也行不通。

重啟施工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