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月入百万吃泡面?全网哭穷潮竟藏着惊天洗脑骗局 | 温哥华财税中心


月入百万吃泡面?全网哭穷潮竟藏着惊天洗脑骗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一位CEO抱怨年薪25万英镑(约230万人民币)不够花时,我们发现了这个扎心真相——当代人普遍患上了“金钱认知扭曲症”,平均低估自己财富30%!

年薪230万人民币算低吗?挣这么多钱会让你穷的吃土吗?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简直奇葩——毕竟,若工资单上出现这么高的数字,我们怕是要一路笑到银行,至少这表示着你妥妥跻身英国收入前1%的人群。


英国卫星公司前高管弗兰克就是这个奇葩,最近他把老东家告上法庭,称公司暂停奖金后,他那“微不足道”的六位数年薪根本不够“维持生计”,这位住着美国定制豪宅+格拉斯哥别墅的奇葩声称,当基本工资外的15万英镑的额外奖金(约148万人民币)停发后,他“产生了财务恐慌”。

尽管法官驳回了他的诉求,但这出荒诞剧揭开了当代中产集体焦虑的冰山一角。

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金钱认知扭曲”——觉得自己比实际更穷。但弗鲁利奥绝非个例。一位房产三套的创业女强人,听到理财师说“你家妥妥财务自由”时,依然绝望表示“我感觉随时会破产”。



热播电影《怪奇物语》女主米莉·波比·布朗片酬每集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万元),买墨镜还要全家投票。她吐槽:“老公想去Prada,我只敢逛平价超市。”


研究显示,约 70% 的人会低估自身经济状况,部分原因在于“社会比较”:我们总盯着收入更高的群体,用他们的生活标准衡量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社交媒体制造的攀比漩涡+通货膨胀的持续焦虑,让高收入群体产生“相对贫困”错觉。就像戴了哈哈镜,明明账户数字在涨,却总觉得比别人矮半截。

此外,“心理账户”效应也在作祟:人们会为特定开支(如房贷、私立学校学费)预设高标准,一旦收入跟不上这些自我设定的刚需,就会产生匮乏感,哪怕存款充足,也会觉得已危机四伏,比如前面的高管习惯了高薪奖金带来的生活方式,当预期收入缩水时,就会觉得“破产”,尽管25万英镑年薪远超 99% 的英国人。




所以下次当你看着工资单还觉得穷时,记住——可能只是大脑跟你开了个认知玩笑。

你以为只有明星会犯“哭穷病”?普通人更离谱!

汇丰银行2月研究显示:英国人平均低估自己收入30%。更魔幻的是,收入越高的人越容易“眼盲”——年入10万英镑(约93万人民币)的群体中,90%坚称自己“不算有钱人”,尽管这收入已碾压全英96%的打工人。

年龄也影响着人们对“财务安全感”的定义:年轻人觉得需要更多钱才能 “算富裕”——18-24岁群体认为年薪需达34.3万英镑(约合335万人民币),25-34 岁群体觉得要32.4万英镑(约合316万人民币),而34-46岁群体的心理门槛则低得多,仅13.5万英镑(132万人民币)。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