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如果關稅戰美國要投降,中國會給梯子嗎?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到:“沒人認為現狀是可持續的,都145和125(指關稅%)了,所以我認為,在很近的未來,(關稅對抗)將有降級。我們現在是雙邊貿易禁運了”(No one thinks the current status quo is sustainable, at 145 and 125 [per cent], so I would posit that over the very near future, there will be a de-escalation.We have an embargo now on both sides.)
他還提到,談判將很艱難,而且根本沒有開始,但雙方都認為現狀不可持續(China is going to be a slog in terms of the negotiations, because that engagement started … not yet. But I think, again, I think neither side thinks the status quo is sustainable.)。
這太有意思了。這是貝森特在代表特朗普(专题)發信號嗎?“喂,中國啊,我們想投降啊,快遞梯子過來吧!”
中國會遞梯子嗎?這是個好問題。
中國早就說過,貿易戰打不得,雙輸。沒有說白的是,美國輸的比中國更多,而且美國更加輸不起。特朗普根本不聽,但這正是“勿謂言之而不預也”。
貝森特說不可持續,更多的是在說美國。要是中國不可持續,美國才不在乎。哪怕中國比美國更加不可持續,美國可能也是願意關稅戰繼續打下去的。但美國真是要繃不住了。
估計Wlamart、HomeDepot、Costco等大型連鎖商家都在清點庫存,並向商務部報告:我們還能堅持x個星期,然後就空倉了。145%的關稅下,我們不可能進任何貨,中國商家都不一定敢發貨,要是海運到半道上再出幺蛾子,這算誰的?從越南、墨西哥、印度(专题)找貨源,沒有三年五載不用想,他們的產能要建立起來,也是往中國掛鉤的問題。
特朗普對中國制造可能還是20年前的概念。實際上,中國制造現在在深度和廣度上就是史無前例的。這個史無前例是真史無前例,從產品、中間體到零件通吃,英國、德國、美國制造在巔峰時代都不及皮毛。現在慢說“新興國家”制造業,就是美國制造業也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要從長計議取代中國供應鏈未必做不到,畢竟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也是假以時日才形成的,但有三個原因使得特朗普必須一刀切:
1、他的任期只有那麼多,他的壽命也其實只有那麼多,他要建功立業、彪炳史冊,等不起
2、資本是短視的,從長計議很可能變成能拖就拖,到了積重難返的時候,還是要一刀下去快刀斬亂麻
3、中國經濟和科技展現了驚人的強韌性,中國供應鏈已經盤根錯節,從長計議很可能最後又繞進中國的懷抱,只有快刀斬亂麻
當然,特朗普要斬的不是亂麻團,而是鋼筋團,根本沒門。
坊間有說法,強迫中國公司從紐約(专题)退市和把中國踢出SWIFT是特朗普還沒有動用的兩大暗器。這要是能行,特朗普根本等不到2.0,1.0的時候就用了。強令中國公司退市,然後呢?強令中國公司把股份錢退還給美國股民?想什麼呢!把中國踢出SWIFT,別忘記中國是世界貿易第一大國(美國進出口總額比中國高一丟丟,但把墨西哥、加拿大(专题)刨去,就低於中國了。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墨西哥和加拿大相當於美國經濟的延伸,特朗普用關稅對待,實在荒唐),中國外貿轉向人民幣(专题)結算,吃大虧的是美國。
中國倒是有還沒有動用的明器。據報道,6月底之前有6.5萬億美元的美債到期,其中中國的份額估計有幾千億美元。慣例是到期續購,但到期不續是完全可以的。換句話說,中國實際上什麼也不需要做,到期兌現,美債的大窟窿就很難補上。想把中國手裡的美債賴賬拒絕兌付?嘿嘿,特朗普1.0的時候就想過這事,特朗普應該還記得為什麼行不通。
美國通脹已經快按不住了,蕭條也快按不住了,所以美聯儲按兵不動。滯漲是通脹和經濟蕭條並存,這是最難對付的經濟危機。美聯儲只有利率這一杆槍,只能到時候兩害相較取其輕,就看通脹更凶險,還是蕭條更凶險了。特朗普威脅要開除鮑威爾,並勒令美聯儲新主席降息。且不說這條路不容易走通,新任命的美聯儲主席(總統有權任命,但只有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才有權提名)是否能如願也不好說,而“青黃不接”時期注定帶來世界對美國信用的看地,美債、美股、美元的壓力更加山大。
中國也困難,但中國挺得住,原因很簡單:美國拉不動“反華經濟圍堵圈”。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1月報告顯示,2023年,約70%的國家從中國的進口額超過了從美國的進口額。至2023年,中國已成為至少6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近乎美國的兩倍(美國是33個經濟體的最大伙伴)。這種差距還在持續擴大:2023年有112個經濟體對華貿易額超美國兩倍,而2018年特朗普挑起首輪貿易摩擦時,這一數字為92個。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在JPMorgan Chase主持的IMF、世界銀行會議場邊閉門會議裡,他還提到,談判將很艱難,而且根本沒有開始,但雙方都認為現狀不可持續(China is going to be a slog in terms of the negotiations, because that engagement started … not yet. But I think, again, I think neither side thinks the status quo is sustainable.)。
這太有意思了。這是貝森特在代表特朗普(专题)發信號嗎?“喂,中國啊,我們想投降啊,快遞梯子過來吧!”
中國會遞梯子嗎?這是個好問題。
中國早就說過,貿易戰打不得,雙輸。沒有說白的是,美國輸的比中國更多,而且美國更加輸不起。特朗普根本不聽,但這正是“勿謂言之而不預也”。
貝森特說不可持續,更多的是在說美國。要是中國不可持續,美國才不在乎。哪怕中國比美國更加不可持續,美國可能也是願意關稅戰繼續打下去的。但美國真是要繃不住了。
估計Wlamart、HomeDepot、Costco等大型連鎖商家都在清點庫存,並向商務部報告:我們還能堅持x個星期,然後就空倉了。145%的關稅下,我們不可能進任何貨,中國商家都不一定敢發貨,要是海運到半道上再出幺蛾子,這算誰的?從越南、墨西哥、印度(专题)找貨源,沒有三年五載不用想,他們的產能要建立起來,也是往中國掛鉤的問題。
特朗普對中國制造可能還是20年前的概念。實際上,中國制造現在在深度和廣度上就是史無前例的。這個史無前例是真史無前例,從產品、中間體到零件通吃,英國、德國、美國制造在巔峰時代都不及皮毛。現在慢說“新興國家”制造業,就是美國制造業也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要從長計議取代中國供應鏈未必做不到,畢竟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也是假以時日才形成的,但有三個原因使得特朗普必須一刀切:
1、他的任期只有那麼多,他的壽命也其實只有那麼多,他要建功立業、彪炳史冊,等不起
2、資本是短視的,從長計議很可能變成能拖就拖,到了積重難返的時候,還是要一刀下去快刀斬亂麻
3、中國經濟和科技展現了驚人的強韌性,中國供應鏈已經盤根錯節,從長計議很可能最後又繞進中國的懷抱,只有快刀斬亂麻
當然,特朗普要斬的不是亂麻團,而是鋼筋團,根本沒門。
坊間有說法,強迫中國公司從紐約(专题)退市和把中國踢出SWIFT是特朗普還沒有動用的兩大暗器。這要是能行,特朗普根本等不到2.0,1.0的時候就用了。強令中國公司退市,然後呢?強令中國公司把股份錢退還給美國股民?想什麼呢!把中國踢出SWIFT,別忘記中國是世界貿易第一大國(美國進出口總額比中國高一丟丟,但把墨西哥、加拿大(专题)刨去,就低於中國了。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墨西哥和加拿大相當於美國經濟的延伸,特朗普用關稅對待,實在荒唐),中國外貿轉向人民幣(专题)結算,吃大虧的是美國。
中國倒是有還沒有動用的明器。據報道,6月底之前有6.5萬億美元的美債到期,其中中國的份額估計有幾千億美元。慣例是到期續購,但到期不續是完全可以的。換句話說,中國實際上什麼也不需要做,到期兌現,美債的大窟窿就很難補上。想把中國手裡的美債賴賬拒絕兌付?嘿嘿,特朗普1.0的時候就想過這事,特朗普應該還記得為什麼行不通。
美國通脹已經快按不住了,蕭條也快按不住了,所以美聯儲按兵不動。滯漲是通脹和經濟蕭條並存,這是最難對付的經濟危機。美聯儲只有利率這一杆槍,只能到時候兩害相較取其輕,就看通脹更凶險,還是蕭條更凶險了。特朗普威脅要開除鮑威爾,並勒令美聯儲新主席降息。且不說這條路不容易走通,新任命的美聯儲主席(總統有權任命,但只有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才有權提名)是否能如願也不好說,而“青黃不接”時期注定帶來世界對美國信用的看地,美債、美股、美元的壓力更加山大。
中國也困難,但中國挺得住,原因很簡單:美國拉不動“反華經濟圍堵圈”。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1月報告顯示,2023年,約70%的國家從中國的進口額超過了從美國的進口額。至2023年,中國已成為至少6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近乎美國的兩倍(美國是33個經濟體的最大伙伴)。這種差距還在持續擴大:2023年有112個經濟體對華貿易額超美國兩倍,而2018年特朗普挑起首輪貿易摩擦時,這一數字為92個。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