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CIA前官员:特朗普关税是短期武器,不会长期执行
CIA前官员:因为有利润可攫取,西方军工复合体希望有“威胁”存在
特约记者 李和原:
我们都知道“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您认为这套框架是否合理?它真能准确定义当前中美双边关系吗?
CIA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副助理主任 韦德宁:
我认为这一理论在核武时代之前是合理的。如果你仔细研究格雷厄姆·艾利森的理论案例,看看那张图表,看看二战以来的情况,大国竞争并未必然导致战争。以美苏冷战为例,美国作为守成强国,苏联作为崛起大国,为什么最终未走向战争?没有爆发战争,是因为双方都知道,如果真的直接发生正面交锋,他们会毁灭人类。所以在冷战期间,出现了代理人战争,我们支持一方,他们支持另一方,比如越南战争。但没有人越界,因为核时代的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特约记者 李和原:
您指的是“相互确保摧毁”(MAD)战略。
CIA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副助理主任 韦德宁:
是的,“相互确保摧毁”,双方都有能力投放大量核武器摧毁对方。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中国拥有大量核武器,大量导弹,足以打击美国本土,我们也拥有同样的能力。
这没有任何意义,不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美国领导人,都不会想要卷入一场核冲突。所以,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存在固有局限。毫无疑问,当一个既有强权看到一个新兴强权崛起,它会感到威胁。我完全赞同这点。
特约记者 李和原:
我正要请教,既然“相互确保催毁”战略已使这套理论失效,那么为什么西方,至少在过去,一直在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鼓吹必须防范并遏制中国呢?
CIA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副助理主任 韦德宁:
“中国威胁论”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与认知有关。但坦率地说,西方确实有一些人,比如你可以称之为“军工复合体”,他们希望有一个威胁存在。
特约记者 李和原:
因为有利益?
CIA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副助理主任 韦德宁:
因为有资金流动,有利润可以攫取。有时候我担心,中国军力的增长被夸大,被某些人利用来为国防预算和军费开支辩护,我认为这才是危险所在。
特约记者 李和原:
这让我想起了朝鲜(专题)战争,您提到的“军工复合体”,那些所谓的“深层政府”势力也在如法炮制,他们洞悉其中利益,通过大肆渲染苏联威胁,只为给发动战争提供正当理由。
CIA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副助理主任 韦德宁:
我最喜欢的一篇演讲,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卸任前发表的告别演说。这篇演讲凝聚了他长期的深思,事实上,他和他的兄弟为这篇演讲筹备了很长时间,他想通过国家电视台向美国人民讲话。在那次演讲中,他对“军工复合体”发出了警告。他看到二战后,它的能力和影响力都在增长。您可以去回看一下他的演讲,他警告说,我们必须小心,不要让它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权力中心。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思考:我们是否在过度夸大“中国威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CIA前官员:勿从字面意思理解特朗普言论 但需严肃对待其意图
特约记者 李和原:
我们来谈谈更宏观的问题。特朗普在他的第二个任期里,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但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要购买丹麦的格陵兰岛、甚至吞并加拿大(专题),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一方面是孤立主义,另一方面又是扩张主义。这不正是自相矛盾吗?您怎么看?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