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復活節30小時到勝利日72小時 普京為何再拋"橄欖枝"?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普京宣布最新停火決定的同一天,他發表聲明感謝朝鮮軍人協助俄軍收復庫爾斯克州。朝方也首次證實向俄羅斯派兵參戰。
有分析稱,停火可為俄軍提供戰術喘息機會,鞏固戰果並重新作出軍事部署。同時,通過更長的停火期也可進一步檢驗烏方誠意,若烏方拒絕或違反停火,俄方可借此為後續軍事行動提供合法性。
軍事分析人士戴維·夏普認為,普京宣布勝利日短暫停火更多是為了爭取外交談判籌碼。
停火希望幾何?
外界認為,如果俄烏都願接受勝利日停火,將成為烏克蘭危機升級三年多來首次全面停火。
但是,俄方最新提出的72小時停火能否真正落地仍被打上問號。
由於缺乏停火監督機制,要實時監測長達1000多公裡戰場接觸線的任何行動都面臨挑戰。
此前,復活節30小時停火並未讓沖突停歇,雙方互指對方破壞停火。
退一步說,即使實現短暫停火,也不意味著距離達成和平協議進了一步。
目前,俄烏在領土歸屬、安全保障等核心問題上仍針鋒相對,互不讓步。
俄方最新表態雖重申願無條件和談,但仍咬定要“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表明俄羅斯並未降低門檻,仍尋求全面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一攬子方案。包括堅持領土要求以及烏克蘭必須實現中立化(不得加入北約)、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等條件。
如今,解決俄烏沖突還面臨新的變數。美國已提出結束調解“時間表”,不過,美方究竟是施壓俄烏盡快達成協議,還是真在考慮退出斡旋,目前尚不清楚。
美國輿論認為,一旦美國放棄斡旋,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美國對烏軍事援助、情報共享等或面臨中斷風險,烏克蘭可能會承受更大的軍事壓力,將加劇烏克蘭危機走向的不確定性。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