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微软130亿美金投资OpenAI打水漂?AI巨头渐行渐远
不过,该项目起步不顺。一次早期训练测试显示,构建一个可与OpenAI媲美的模型比预想中更为困难。
但据最新消息,苏莱曼团队目前已开发出代号为“MAI”的AI模型家族,在内部基准测试中展现出与OpenAI和Anthropic等行业领导者产品相当的性能。此外,他们还在开发ChatGPT -o1类的“推理模型”。
而微软已经开始尝试将这些MAI模型替换掉Copilot中的OpenAI模型,并考虑在今年晚些时候以API形式发布MAI模型供外部开发者使用。
“微软不能只依赖OpenAI技术,否则可能会被甩在后面,”投资银行D.A. Davidson分析师吉尔·卢里亚(Gil Luria)表示,“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而OpenAI可能不会赢。”
另外,微软已开始多元化其AI供应链。在苏莱曼的指导下,微软正在测试来自Anthropic、xAI、DeepSeek和Meta等公司的模型,作为Copilot的潜在替代品。而这种“多厂商”战略旨在降低对OpenAI的依赖风险。
OpenAI也开始“去微软化”
而据外媒报道,OpenAI与微软之间的重要矛盾之一还集中在双方云计算合作协议上。
作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微软掌握着OpenAI模型训练的算力“命门”——OpenAI的大部分电力和数据中心算力均由微软提供。根据合同,微软不仅是OpenAI的独家云服务器供应商,还是唯一获准向云计算客户转售OpenAI模型的公司。
目前,微软已向OpenAI投入超过130亿美金,获得其20%的股权,并有望获得未来最高达920亿美金的利润。旗下Azure是OpenAI的独家云服务提供商,年支出费用超过10亿美金。
此外,微软可以使用OpenAI开发的所有技术,并将其集成到产品Copilot中;Azure则垄断了OpenAI模型向云计算客户的转售权,并向OpenAI支付20%的收入。OpenAI则负责训练新模型(包括GPT-4、Sora等),并通过ChatGPT订阅和销售API获利。
伴随着OpenAI算力需求的不断攀升,奥特曼持续向微软索要更多资金和计算资源,但自2023年下半年起,微软对OpenAI的要求变得敷衍。其表示,已经提供了所能提供的一切,并且已经放宽了排他性条款限制。
OpenAI对此不满,认为微软难以满足其服务器需求。此后,奥特曼开始寻找新的资方。他频繁访问了中东国家,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的主权基金洽谈合作。
2024年,奥特曼与孙正义合作开发AI芯片。同年10月,OpenAI完成了66亿美金的融资,投资方包括Thrive Capital、英伟达、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和软银等。尽管微软也投入了5亿美金,但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奥特曼绕过微软直接推销OpenAI的服务类产品。知情人士透露,他在推介活动中强调,企业与OpenAI团队直接合作可以获得最新模型和更多定制AI产品的机会。
今年1月,奥特曼与特朗普、孙正义和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在白宫宣布成立“星际之门”合资公司,总投资预计高达5000亿美金。该项目与奥特曼原本希望与纳德拉合作的计划相似,但当时纳德拉正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
据知情人士称,微软和OpenAI曾磋商一项数据中心项目,但在奥特曼短暂罢免后,微软搁置了该项目。
OpenAI宣布,到2030年,软银主导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将支持其四分之三的算力需求。在未来几个月400亿美金融资中,软银将至少投入300亿美金,其中近一半将用于“星际之门”项目。
此外,OpenAI预计今年的公司营收将是去年的两倍多,从37亿美金增至125亿美金以上,其中三分之一来自软银对AI智能体工具的支出。
AGI究竟何时能实现
微软与OpenAI的这种疏离,是一种必然。双方公司之间的另一主要矛盾点在于:OpenAI究竟何时能实现AGI?
根据OpenAI与微软之间的协议,一旦OpenAI成功开发出AGI,其董事会便有权重新调整与微软的合作关系。
奥特曼虽多次宣称OpenAI离实现AGI还有一定距离,一两年内无法做到,但同时他又认为 “AGI的到来将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早”。在奥特曼看来,行业已经触及“已知的未知”,总体方向是明确的,现在需要的是快速推进。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