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紐交所上市就回國私有化,李書福在下一盤什麼棋?

5月7日,吉利汽車發文:“計劃收購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發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車目前持有極氪約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並。”
極氪從上市到宣布私有化,僅僅不到一年時間。
對於二者的合並,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吉利選擇‘回歸一個吉利’,可以整合資源,提升競爭力。”
“私有化後的極氪,能夠擺脫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幹擾,提升決策效率,不再受美國股票市場規則的諸多限制,從而能夠更靈活地制定戰略,實現長遠布局。”張翔說。
尤其是對於極氪而言,在銷售承壓、“一年磨三劍”成為一個梗的背景下,極氪亟需獲得集團的支持,並重新取得市場的認可。因而變革勢在必行。
截至5月9日收盤,吉利汽車港股報18.36港元,兩天累計漲幅9.42%,市值增加159億港元。極氪美股過去兩天實現了15.36%的漲幅。

(吉利台州臨海工廠,作者拍攝)
李書福回歸一個吉利
對於吉利和極氪的合並,吉利控股集團在公告中稱,此舉是進一步落實《台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協同的重要步驟,將強化吉利汽車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什麼是《台州宣言》?
2024年9月,吉利控股在台州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上發布了《台州宣言》,宣布企業進入戰略轉型全新階段。
浙江台州,被吉利稱為“夢開始的地方”。1998年,吉利第一輛汽車在台州臨海下線。去年9月,《台州宣言》發布前夕,吉利控股管理層集體來到台州臨海工廠參觀。吉利控股借用創始地所在城市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轉型戰略。
如今,吉利又進入了轉折的“十字路口”。《台州宣言》提出,全面梳理吉利各業務板塊,厘清業務定位。進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順股權關系,減少利益沖突和重復投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其中,《台州宣言》提出“厘清業務定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也折射出吉利此前定位不清晰,品牌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等問題。多品牌戰略在供應商、采購、研發等方面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各品牌之間產生了嚴重內耗。
根據梳理,大整合之前,整個吉利系共有多達14個汽車品牌,如吉利、幾何、領克、極氪、沃爾沃、極星、路特斯、smart、雷達、翼真等。有的是自主品牌,有的是通過收購、入股等方式獲得。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