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全球最大IPO要來了?OpenAI與微軟商討億級融資

(圖片來源:unsplash)
盡管OpenAI和微軟關系不佳,但微軟仍將再向OpenAI投資數十億元尋求商業回報。
5月12日消息,鈦媒體AGI獲悉,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OpenAI和微軟正洽談數十億美元的全新融資與合作,旨在讓OpenAI能夠在未來實現首次公開IPO上市,同時保護微軟對前沿AI的訪問權限,通過放棄OpenAI新營利性業務中的部分股權,以換取2030年之後微軟對OpenAI新技術訪問權。
然而,OpenAI和微軟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潛在矛盾日益加劇。有消息稱,OpenAI計劃大幅削減微軟的收入分成。根據現有協議,OpenAI同意2030年前與微軟分享其1740億美元的20%收入,然而最近幾周,OpenAI表示,到2030年,它將僅與微軟等商業合作伙伴分享10%的收入。
隨著OpenAI爆發舉世矚目的CEO奧爾特曼(Sam Altman)遭董事會罷免事件,微軟對OpenAI的態度悄然發生變化,不再依賴於OpenAI大模型技術,而是通過收購Inflection AI邀請“局外人”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加入微軟AI擔任CEO,加速訓練新模型對抗OpenAI。
奧爾特曼上周五發文稱,OpenAI將於本周發布新產品,預計會與5月20日谷歌I/O大會上發布的新Gemini系列新模型技術展開較量。他還指出,微軟和OpenAI合作的下一階段,將會比任何人准備的都要好得多。
“我們認為,目前包括OpenAI、谷歌以及其他美國公司的模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但我們領先中國的幅度其實並不大,很難精確衡量時間上的領先程度。”奧爾特曼稱,雖然目前美國在AI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要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必須加速升級基礎設施,並放寬AI芯片出口管制。

微軟復制不了OpenAI的成功
5月交易第一日,微軟重新超越蘋果(Apple),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
微軟之所以能逆勢勝出,除了雲業務本身的強勁增長外,更重要的是美國發起全球關稅戰爭下,軟件無法被征收關稅,微軟則在新的大環境下展現出的獨特防護能力。
正如微軟CEO納德拉所說,微軟專注於服務企業客戶的軟件業務,本質上具有很高的彈性與抗風險能力,“軟件是抵御通脹和經濟增長放緩壓力的最佳資源,能實現更高效率、低成本的發展。”
然而,對於納德拉來說,其最大擔憂在於OpenAI與微軟之間的微妙關系,影響微軟在AI戰略下的發展。
2015年,奧爾特曼、馬斯克(Elon Musk)等人宣布成立OpenAI,承諾投資超過10億美元。僅僅一年之後,OpenAI與微軟開始合作,OpenAI表示將在Azure上運行大部分大規模實驗,Azure成為OpenAI用於深度學習和 AI 的主要雲平台。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