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赚百元后,他们欠下几十万元税款....
税务部门的催缴通知后,吴先生向其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所在地重庆江北区市场监管局举报“非本人操作,请求注销公司”,但被对方以“有刷脸记录”为由拒绝了。他又找到当地税务部门,对方表示其需要先报警并取得立案回执,否则必须缴清拖欠税款和滞纳金。吴先生前往注册公司所在地派出所报警,然而民警称,吴先生当初“刷脸”即视为自愿行为,只能自己负责。
“可是公司场地租赁合同上的签名和手印都不是我的。”吴先生觉得很困惑,也很委屈。
陈芳在得知被虚开发票后,马上向其就读大学所在地警方报了警。警方回复称,该事件属于民事事件,警方无法直接干预,最后给陈芳开了报警回执,并建议她找当地工商、税务部门处理。最终,陈芳还是将此事告诉了父母,一家人咨询律师和会计后,陈芳又联系了这8家公司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告知其“被骗开办公司”的经过。陈芳说,她曾尝试联系当初介绍兼职的中介,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陈芳收到的报警回执
王威在发现被骗后,也尝试过联系当年的兼职中介,结果也是杳无音讯。王威不敢让家人知道,他在网上查到有人专门提供“代注销公司”服务,决定努力攒钱,将来购买这种服务帮忙处理。
王威寄托希望的“代注销公司”是否真的管用?记者联系了湖北、广东等地承接“代注销公司”业务的人员,对方均表示,如果虚开的发票金额较高,建议报警解决。“如果被冒名注册的公司名下没有税务问题,我们这边可以代理注销,收费350元。但如果公司有拖欠税款,就得先把税务问题解决了。”其中一名广东的业务人员这样说。
与上述几位年轻人相比,张先生稍显“幸运”——也有人以他的名义注册了公司,但没有虚开发票。张先生本人从事法律工作,饶是如此,想要注销公司仍然很麻烦。“因为我名下这家公司有两个股东,我无法知道另外一个人的身份信息,就无法注销公司。幸好这家公司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单,不能虚开发票了。后续我打算通过法律诉讼解散公司。”张先生说。
受害人应尽快报警并向税务机关说明
面对几十万元的税款、注销不了的公司、受损的个人信用,王威他们压力山大。那么,他们本人在“注册公司、虚开发票”事件中是否负有责任?哪些合法途径能帮他们脱离这场噩梦呢?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王威等受害者作为公司法人代表,可能会因未能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被追究法律责任,比如面临税务罚款等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受害者个人信用也会受极大影响,在信贷、出行等方面会受限。而如果受害者证明自己是被骗刷脸注册,且发现后及时采取了向有关部门报告等合理措施,则可免除责任。
付建建议,受害者首先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说明被骗过程。其次,及时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配合调查以证明自身不知情并申请撤销法人登记。在证据方面,付建表示,受害者可向相关部门提供APP操作记录、与中介的聊天记录、未参与公司实际经营(如无银行账户操作记录、未签署任何财务文件)等证据。
那么,“注册兼职”的组织者们借用他人身份开办公司、私开发票的行为是否违法?
“兼职组织者借用他人身份开办公司、私开发票的行为违法。借用他人身份开办公司违反了《公司法》等相关规定,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登记机关可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撤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私开发票属于虚开发票行为,违反《发票管理办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需根据《刑法》承担刑事责任。”付建说。
他特别强调,兼职组织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达90万-280万元的,根据《刑法》组织者可能面临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罚金。若涉及出口退税,量刑可能加重至无期徒刑。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接到“可是公司场地租赁合同上的签名和手印都不是我的。”吴先生觉得很困惑,也很委屈。
陈芳在得知被虚开发票后,马上向其就读大学所在地警方报了警。警方回复称,该事件属于民事事件,警方无法直接干预,最后给陈芳开了报警回执,并建议她找当地工商、税务部门处理。最终,陈芳还是将此事告诉了父母,一家人咨询律师和会计后,陈芳又联系了这8家公司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告知其“被骗开办公司”的经过。陈芳说,她曾尝试联系当初介绍兼职的中介,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陈芳收到的报警回执
王威在发现被骗后,也尝试过联系当年的兼职中介,结果也是杳无音讯。王威不敢让家人知道,他在网上查到有人专门提供“代注销公司”服务,决定努力攒钱,将来购买这种服务帮忙处理。
王威寄托希望的“代注销公司”是否真的管用?记者联系了湖北、广东等地承接“代注销公司”业务的人员,对方均表示,如果虚开的发票金额较高,建议报警解决。“如果被冒名注册的公司名下没有税务问题,我们这边可以代理注销,收费350元。但如果公司有拖欠税款,就得先把税务问题解决了。”其中一名广东的业务人员这样说。
与上述几位年轻人相比,张先生稍显“幸运”——也有人以他的名义注册了公司,但没有虚开发票。张先生本人从事法律工作,饶是如此,想要注销公司仍然很麻烦。“因为我名下这家公司有两个股东,我无法知道另外一个人的身份信息,就无法注销公司。幸好这家公司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单,不能虚开发票了。后续我打算通过法律诉讼解散公司。”张先生说。
受害人应尽快报警并向税务机关说明
面对几十万元的税款、注销不了的公司、受损的个人信用,王威他们压力山大。那么,他们本人在“注册公司、虚开发票”事件中是否负有责任?哪些合法途径能帮他们脱离这场噩梦呢?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王威等受害者作为公司法人代表,可能会因未能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被追究法律责任,比如面临税务罚款等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受害者个人信用也会受极大影响,在信贷、出行等方面会受限。而如果受害者证明自己是被骗刷脸注册,且发现后及时采取了向有关部门报告等合理措施,则可免除责任。
付建建议,受害者首先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说明被骗过程。其次,及时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配合调查以证明自身不知情并申请撤销法人登记。在证据方面,付建表示,受害者可向相关部门提供APP操作记录、与中介的聊天记录、未参与公司实际经营(如无银行账户操作记录、未签署任何财务文件)等证据。
那么,“注册兼职”的组织者们借用他人身份开办公司、私开发票的行为是否违法?
“兼职组织者借用他人身份开办公司、私开发票的行为违法。借用他人身份开办公司违反了《公司法》等相关规定,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登记机关可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撤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私开发票属于虚开发票行为,违反《发票管理办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需根据《刑法》承担刑事责任。”付建说。
他特别强调,兼职组织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达90万-280万元的,根据《刑法》组织者可能面临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罚金。若涉及出口退税,量刑可能加重至无期徒刑。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