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入港股,买保险,年轻人去香港"特种兵"式薅羊毛 | 温哥华财税中心


[香港] 入港股,买保险,年轻人去香港"特种兵"式薅羊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去开港卡、买港股的这群人,也有类似的特点。大概从三四年前,海峰就不再把存款放进银行,因为觉得利率太低,“没必要”——从2022年开始,银行存款利率一路下调,还催生过一批奔赴在全国各地银行的“存款特种兵”,忙着把钱存进利率更高的小众银行,那段时间,4%,是特种兵们最向往的利率

到了今天,银行利率的下调已经到了第七轮,上个月,包括工行、农行、建行、中行、招商银行等主流银行把一年期的定期利率调整为不足1%,各地银行相差不多,“存款特种兵”随之绝迹,取而代之的就是像海峰这样的“港卡特种兵”。

换句话说,面对着很难增值的存款,反而是香港,成为人们寻找资产配置的一种退路。


这种焦虑还会蔓延到越来越多原本保守的投资者。比如小思,在这次去香港开卡之前,她形容自己和丈夫都是“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他们在河北的国企工作,工资不高,从来不买股票和基金,钱只存余额宝和银行。几年前,银行利息还有3%的时候,他们会买几万元的定期存单,因为不指望靠投资理财赚钱,这个数字还算过得去。

但现在,存银行的利率“实在是太低了”,小思说,他们也不得不陷入观望,变成了开始各方寻摸合适理财方式的“等等党”。在他们眼里,港股不限涨跌,风险太大,更适合他们的或许是通过港卡买一些外汇,转一些闲钱进去存起来。这样做,还是赚不了太多钱,但利率高一些,起码兜里的钱能保值一点。


不过,投资本身就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有人吃到甜头,有人就会亏钱。


开完港卡、证券账户之后,雨山立刻参与了一次港股打新,一支发行价44港元的股票,她中了一手(100股),几天时间里,就涨到了50多港元。雨山一算,相当于4400元的成本,已经赚了1000元——这样的收益率,已经算很高了。

当然,市场里也永远不缺一头扎进港股后,先被上了一课的人。今年上市的27只港股里,并非尽数飘红,也有7只在上市首日破发,比如派格生物医药、绿茶等。还有不少中介,打着“急速开户”的名号,借此获取个人资料,投资者们还没赚上钱,先被骗走了金融隐私。

毕竟,火热的市场,永远伴随着危机。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