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浏阳花炮往事:从驱鬼物到娱乐品,千年炼成.... | 温哥华财税中心


[深夜八卦] 浏阳花炮往事:从驱鬼物到娱乐品,千年炼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6月16日,湖南一家花炮厂发生爆炸,再次将烟花爆竹这一古老行业推上风口浪尖。炸响的不只是火药,更是对安全的忧虑与对监管的拷问。

湘赣边区域是全国花炮产业主阵地,其中以浏阳为翘楚——这片与烟火共生千年的土地,正在应对产业危机。

在禁燃限放、环保高压、事故频发等多重挑战下,浏阳如何突围?


祖宗赏饭,靠山吃山

“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浏阳与花炮的渊源,最早可追溯至1400年前。据传,唐贞观年间,浏阳南乡大瑶山的李畋为驱赶山魈,发明火药爆竹,因“驱邪有功”被封为“爆竹祖师”。



湖南浏阳,大瑶镇上的“花炮祖师”李畋像

地处湘赣交界、山岭环抱的浏阳,林木繁茂,出产土硝、硫磺、杉木、楠竹等原料,资源得天独厚。再加上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花炮便成了“祖宗赏饭、靠山吃山”的本地营生。清代《浏阳县志》记载“十家九爆”,甚至流传“无花炮,不成村”的民谚。

明清时期,浏阳花炮已远销港澳与南洋;民国时“金市爆庄”甚至发行银票,初现金融属性。此后虽历经战乱衰退,但花炮产业始终未曾熄火。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花炮成为浏阳的经济命脉。彼时,全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烟花,花炮不仅点燃节庆,更点亮了千家万户的饭碗。有人感叹:“在浏阳,没有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因为有烟花。”



湖南长沙,从摩纳哥载誉归来的浏阳花炮团队受到欢迎/长沙晚报


彼时,浏阳烟花不仅在国内响当当,在国外也曾扬名。1984年,摩纳哥世界焰火大赛,代表中国参赛的广东一家烟花厂,排名垫底。随后,轻工业部给浏阳下达任务,要求其“1986年参赛,拿到好的名次。”

1986年8月,蒙特卡罗海湾,在古典音乐声中,礼花弹打出24盏中国宫灯,从高空中徐徐降落……凭借这套共45种样式、1280发的作品,中国勇夺第一。

同为产业重镇,晋江制鞋出过众多品牌,而浏阳烟花企业则共享一个品牌——“浏阳烟花”。1995年,浏阳被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称号。

从驱鬼辟邪工具到节庆娱乐产品,浏阳花炮演绎了千年文化转型,亦成了几代浏阳人的衣食根基。

两度禁燃,烟花趋冷

随着城镇化推进和人口密度上升,烟花爆竹的安全隐患和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两轮“禁燃风暴”让浏阳烟花产业遭受重创。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