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以伊沖突 北京重回俄天然氣項目"懷抱"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北京] 以伊沖突 北京重回俄天然氣項目"懷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項目在2019年開通。

現在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曼和伊朗之間,連接著能源儲量豐富的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其深度和寬度足以容納全球最大的油輪。這使其成為石油和天然氣的關鍵通道,關閉該海峽可能會擾亂市場並推高能源成本。


分析師表示,由於伊朗對該海峽的依賴以及關閉海峽可能招致的美國軍事回應,完全關閉該海峽的可能性很低,但最近的沖突凸顯了此類行動可能產生的影響。

“中東緊張局勢的升級,凸顯了霍爾木茲海峽潛在封鎖的嚴重後果,”睿咨得能源的中國天然氣研究主管Wei Xiong表示。如果這個咽喉要道被封鎖,“中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渠道將面臨巨大變化,從供應過剩轉為供應短缺。”


除了當前海灣地區的動蕩,近幾個月中美貿易戰也導致美國對華液化天然氣出口中斷,逆轉了多年來兩國間能源貿易不斷增長的趨勢。分析師稱,從長遠來看,隨著中國追求綠色能源目標,中國政府預計天然氣作為所謂碳氫化合物時代和後碳時代之間的“橋梁燃料”,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接近北京決策層的人士稱,在川普政府公開討論試圖離間中俄關系之際,中國也有意加強與俄羅斯的關系。推進這個停滯不前的管道項目可能有助於鞏固中俄關系。

當然,即使雙方就該管道達成協議,分析師估計其建設也至少需要五年時間,與最初那條長1.800英裡的天然氣管道類似。其他重大障礙依然存在,包括在天然氣定價上的分歧以及大規模建設所需的巨額投資

另一個分歧是中國要求獲得該項目的股權,而這是俄羅斯一直不願做出的讓步。這些分歧最終表明,盡管普京習近平曾宣稱中俄友誼“沒有上限”,但兩國之間還是存在不信任。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教.子.不] 2025-06-25 13:17
    普京運氣不錯,伊以沖突送大禮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