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为套取工作计划,员工3次向同事杯中投"真话水" | 温哥华财税中心


为套取工作计划,员工3次向同事杯中投"真话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为套取同事工作计划,竟在杯中3次投下“真话水”!上海静安法院近日公布一起骇人听闻的欺骗他人吸毒案——员工李某为满足扭曲好奇心,将含强效镇定剂的“真话水”投入同事饮料,致对方多次就医,最终获刑3年3个月。

市民李某在一次出差中接触到所谓的“真话水”。卖家声称“只需几滴,就能让人吐露真言”。为满足好奇心并套取同事小王的工作计划,李某购买了此物,并决定对小王“做试验”。


2022年11月6日晚,李某与小王在静安区某饭店就餐。趁小王不备,李某在其杯中滴入“真话水”,随后倒入菊花茶诱骗其饮用。不久,小王出现头晕、失去意识等症状,次日就医。经检测,其尿液和头发中检出氯硝西泮、赛拉嗪等镇定剂成分。

这并非小王首次遭殃。他回忆起此前与李某的两次聚餐后,均出现头晕、呕吐等相似症状,并曾两次就医。因是熟人作案,小王直至第三次才心生怀疑。

面对公诉机关指控,李某如实供述了全部三次作案事实:


2022年8月29日晚(徐汇区): 李某在小王杯中滴入“真话水”后掺入黄酒、啤酒,致小王头晕、意识模糊,并于8月30日、31日两次就医。

2022年10月13日晚(杨浦区): 李某故技重施,在小王杯中滴入“真话水”后掺入啤酒,致其头晕、呕吐。


2022年11月6日晚(静安区): 如上所述,滴入菊花茶中诱饮。

经查证,李某使用的“真话水”含有氯硝西泮、赛拉嗪等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中,氯硝西泮属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兼具药品和毒品双重属性。

静安区法院审理认为,李某多次欺骗他人吸食毒品,情节严重。最终,法院以欺骗他人吸毒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专题)1万元。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