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德智庫:歐盟應把握軍事預算大幅增長之機投資稀土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德智庫:歐盟應把握軍事預算大幅增長之機投資稀土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德國智庫:歐盟應把握軍事預算大幅增長之機投資稀土 https://t.co/KoGtjmBqlq pic.twitter.com/eDWDfeXlQg—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October 11, 2025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對此,德國智庫報告建議:歐盟應把握軍事預算大幅增長的契機,投資稀土強化供應鏈自主。

中央社報道:稀土是制造戰機、飛彈與軍用晶片等關鍵原料,一旦斷供將沖擊歐盟防務,拖慢北約國家軍備強化進程。報告建議,歐盟應把握軍事預算大幅增長的契機,投資稀土強化供應鏈自主。


中國10月9日出台更嚴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根據新規定,國際制造商如果產品中含中國稀土成分超過0.1%,或使用中國稀土提煉、冶煉及相關加工技術,均須向中國申請出口許可並說明最終用途。涉及軍事或半導體等敏感領域的產品,原則上不予批淮。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近日發布報告指出:稀土是制造戰機、飛彈與軍用晶片等關鍵原料,而歐洲防務產業在開采、提煉與加工環節長期仰賴中國稀土。中國稀土一旦斷供,恐沖擊歐盟防務,拖慢北約國家軍備強化進程。

該報告解釋:這些稀土磁體與金屬廣泛應用於飛彈致動器、戰機引擎、雷達系統與精密導引設備等軍事技術,一旦供應中斷或價格飆升,將拖慢武器生產時程並推高成本,進而影響歐洲強化軍備的進程。

報告舉例,歐洲飛彈多使用釹(Neodymium)與釤(Samarium)等稀土制成磁體,並以鏑(Dysprosium)提升導引與控制系統的耐熱穩定度。

長程空對空飛彈“流星”(Meteor)也采用氮化镓(Gallium Nitride)制成雷達導引元件,並以稀土材料驅動關鍵動力裝置。這些零件正是中國出口限制的重點。


報告進一步指出,歐盟早已意識到對中國稀土依賴的風險,去年5月通過的“關鍵原物料法”(CRMA),即將稀土列為34項戰略性原料之一,目標是建立安全且具韌性的自主供應鏈。

然而,稀土開采與加工計劃往往需十多年才能成熟,“關鍵原物料法”缺乏公共資金與價格保證機制,導致企業投資意願低落,歐洲雖有法規框架,實際上仍難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


報告指出,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也為歐洲帶來重新布局的契機。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表示不會無條件支援北約,促使歐洲各國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加速強化防務與發展軍工自主。

歐盟預估,2025年軍事預算達3810億,比2021年成長37%,並推動“歐洲再武裝”(ReArm Europe)與“2030年淮備就緒”(Readiness 2030)兩項總投資額約8000億歐元的再軍備計劃。

報告建議,歐洲各國可將新增軍費部分投入稀土開采、精煉與回收,透過公共融資、價格保證與長期采購契約降低企業風險,使稀土產業成為防務投資的一環。

德國為例,該國立志打造歐洲最強陸軍,但仍有約95%的稀土仰賴中國。報告指出,如果政府能提供貸款與政策支持,協助企業發展在地與替代供應鏈,將有助提升整體防務韌性。

報告最後強調,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雖對歐洲供應鏈造成壓力,也迫使歐盟正視長期結構性弱點。如果能落實前述措施並持續投資稀土產業,歐洲可在減少外部依賴的同時,推動自身戰略自主。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