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億營收也救不了股價!機構正在瘋狂拋售英偉達
在我們看來,這背後映射出英偉達面臨的三大結構性挑戰:
其一,估值邏輯生變——市場正將其重新定位為帶有周期屬性的硬件供應商,對當前雲廠商資本開支狂潮的可持續性心存疑慮。
其二,核心客戶“叛變”——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大買家紛紛自研芯片,直接動搖其護城河根基。
其三,地緣政治已成明確短板,對華出口限制持續壓縮其增長空間。
這場高估值保衛戰,本質上已不僅是業績的較量,更是其能否從“賣鏟人”成功蛻變為“生態構建者”的關鍵一役。
財報亮點:依舊“逆天”的數據
英偉達本季度的表現,再度印證了其作為AI浪潮核心受益者的強勢地位。
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毫無懸念地成為全場焦點,貢獻了512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66%,環比也實現25% 的健康增長,占公司總營收比重高達近90%。在如此高的基數上仍能保持強勁增長,充分說明全球AI算力需求未見疲軟。

具體來看,數據中心收入由“計算”與“網絡”兩大板塊驅動:計算業務(即GPU芯片銷售)收入達430億美元,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27%。這主要得益於Blackwell架構芯片的批量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新品放量的情況下,H100/A100等前代芯片仍在滿負荷生產。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雲端GPU已售罄”的表態,印證了市場需求的火爆程度。
網絡業務收入82億美元,同比暴增162%,環比增長13%,這反映了現代AI計算的典型特征——“集群作戰”,當數以萬計的GPU需要協同工作時,高速網絡互聯就成為關鍵環節,該業務也因此與算力芯片同步快速增長。

英偉達將芯片賣給雲廠商,而雲廠商的算力資源又被終端客戶搶租一空,這充分證明當前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說,在全球科技巨頭的AI“軍備競賽”中,英偉達仍是為數不多的“軍火商”。
除數據中心外,其他業務線表現如下:游戲業務收入42.65億美元(同比增長30%),憑借RTX40/50系列在獨顯市場保持領先;專業可視化收入7.60億美元(同比增長56%),服務於皮克斯、迪士尼等客戶;汽車與機器人收入5.92億美元(同比增長32%),客戶包括比亞迪、小米、理想等車企。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其一,估值邏輯生變——市場正將其重新定位為帶有周期屬性的硬件供應商,對當前雲廠商資本開支狂潮的可持續性心存疑慮。
其二,核心客戶“叛變”——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大買家紛紛自研芯片,直接動搖其護城河根基。
其三,地緣政治已成明確短板,對華出口限制持續壓縮其增長空間。
這場高估值保衛戰,本質上已不僅是業績的較量,更是其能否從“賣鏟人”成功蛻變為“生態構建者”的關鍵一役。
財報亮點:依舊“逆天”的數據
英偉達本季度的表現,再度印證了其作為AI浪潮核心受益者的強勢地位。
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毫無懸念地成為全場焦點,貢獻了512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66%,環比也實現25% 的健康增長,占公司總營收比重高達近90%。在如此高的基數上仍能保持強勁增長,充分說明全球AI算力需求未見疲軟。

具體來看,數據中心收入由“計算”與“網絡”兩大板塊驅動:計算業務(即GPU芯片銷售)收入達430億美元,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27%。這主要得益於Blackwell架構芯片的批量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新品放量的情況下,H100/A100等前代芯片仍在滿負荷生產。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雲端GPU已售罄”的表態,印證了市場需求的火爆程度。
網絡業務收入82億美元,同比暴增162%,環比增長13%,這反映了現代AI計算的典型特征——“集群作戰”,當數以萬計的GPU需要協同工作時,高速網絡互聯就成為關鍵環節,該業務也因此與算力芯片同步快速增長。

英偉達將芯片賣給雲廠商,而雲廠商的算力資源又被終端客戶搶租一空,這充分證明當前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說,在全球科技巨頭的AI“軍備競賽”中,英偉達仍是為數不多的“軍火商”。
除數據中心外,其他業務線表現如下:游戲業務收入42.65億美元(同比增長30%),憑借RTX40/50系列在獨顯市場保持領先;專業可視化收入7.60億美元(同比增長56%),服務於皮克斯、迪士尼等客戶;汽車與機器人收入5.92億美元(同比增長32%),客戶包括比亞迪、小米、理想等車企。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

